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黄土与地基论文

增湿时原状黄土的水力—力学特性及水气渗透规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 有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26页
        1.2.1 变形特性第12-15页
        1.2.2 强度特性第15-17页
        1.2.3 持水特性第17-21页
        1.2.4 渗透特性第21-26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7-30页
        1.4.1 研究目标第27-28页
        1.4.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8-30页
2 常吸力加载时原状黄土的力学-水力特性第30-68页
    2.1 研究方案第30-33页
        2.1.1 试验用土及试样制备第30页
        2.1.2 试验方案第30-31页
        2.1.3 试验仪器及方法第31-33页
    2.2 不同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的偏应力-偏应变关系第33-41页
        2.2.1 常规三轴路径下偏应力-偏应变关系第33-35页
        2.2.2 等应力比路径下偏应力-偏应变关系第35-38页
        2.2.3 等p路径下偏应力-偏应变关系第38-41页
    2.3 不同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的临界状态特性第41-47页
        2.3.1 q-p临界状态线第41-45页
        2.3.2 e-p临界状态线第45-47页
    2.4 不同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的剪胀特性第47-49页
    2.5 不同应力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屈服特性第49-61页
        2.5.1 等向应力条件下屈服特性及其描述第49-52页
        2.5.2 偏应力条件下屈服特性及其描述第52-61页
    2.6 不同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的水力特性第61-67页
        2.6.1 等向应力条件下水力特性第62-63页
        2.6.2 偏应力条件下水力特性第63-67页
    2.7 小结第67-68页
3 常应力增湿时原状黄土变形及强度特性第68-94页
    3.1 研究方案第68-73页
        3.1.1 试验方案第68-70页
        3.1.2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法第70-73页
    3.2 常应力增湿时变形特性第73-80页
        3.2.1 无应力条件下增湿时变形特性第73-74页
        3.2.2 等向应力条件下增湿时变形特性第74-76页
        3.2.3 偏应力条件下增湿时变形特性第76-80页
    3.3 力水作用路径对屈服特性的影响第80-84页
        3.3.1 力水作用路径对等向应力条件下屈服特性的影响第80-81页
        3.3.2 力水作用路径对偏应力条件下屈服特性的影响第81-84页
    3.4 力水作用路径对增湿湿陷变形的影响第84-87页
        3.4.1 力水作用路径对等向应力条件下增湿湿陷变形的影响第84-85页
        3.4.2 力水作用路径对偏应力条件下增湿湿陷变形的影响第85-87页
    3.5 力水作用路径对临界状态特性的影响第87-92页
    3.6 小结第92-94页
4 原状黄土的力水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第94-111页
    4.1 基本假定第94页
    4.2 应力应变状态变量第94-95页
    4.3 非饱和原状黄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第95-101页
        4.3.1 等向应力条件下弹塑性本构模型第95-97页
        4.3.2 偏应力条件下弹塑性本构模型第97-101页
    4.4 模型参数第101-102页
    4.5 模型预测第102-110页
        4.5.1 模型参数取值第102页
        4.5.2 常吸力下加载过程中力学特性预测第102-106页
        4.5.3 常应力增湿过程中力学特性预测第106-110页
    4.6 小结第110-111页
5 常应力增湿时原状黄土的持水特性第111-136页
    5.1 无应力条件下增湿持水特性第111-114页
        5.1.1 饱和度与吸力关系第111-113页
        5.1.2 含水率与吸力关系第113-114页
    5.2 等向应力条件下增湿持水特性第114-118页
        5.2.1 饱和度与吸力关系第114-116页
        5.2.2 含水率与吸力关系第116-118页
    5.3 偏应力条件下增湿持水特性第118-126页
        5.3.1 等应力比加载条件下增湿持水特性第118-122页
        5.3.2 常规三轴加载条件下增湿持水特性第122-126页
    5.4 力水作用路径对持水特性的影响第126-129页
        5.4.1 力水作用路径对常孔隙比下持水特性的影响第126-127页
        5.4.2 力水作用路径对常应力下持水特性的影响第127-129页
    5.5 偏应力条件下考虑应力影响的原状黄土增湿持水模型第129-135页
        5.5.1 以应力作用引起的―孔隙比‖为变量的增湿持水模型第129-133页
        5.5.2 以―应力‖为变量的增湿持水模型第133-135页
    5.6 小结第135-136页
6 常应力增湿时原状黄土渗水特性第136-159页
    6.1 渗水试验原理及方案第136-137页
    6.2 无应力条件下增湿渗水特性第137-140页
        6.2.1 渗水系数与饱和度关系第137-139页
        6.2.2 渗水系数与吸力关系第139-140页
    6.3 等向应力条件下增湿渗水特性第140-143页
        6.3.1 渗水系数与饱和度关系第140-142页
        6.3.2 渗水系数与吸力关系第142-143页
    6.4 偏应力条件下增湿渗水特性第143-152页
        6.4.1 等应力比加载条件下增湿渗水特性第143-148页
        6.4.2 常规三轴加载条件下增湿渗水特性第148-152页
    6.5 力水作用路径对渗水特性的影响第152-153页
    6.6 偏应力条件下考虑应力及湿度影响的原状黄土增湿渗水特性模型第153-157页
        6.6.1 常孔隙比下原状黄土增湿渗水模型第153-155页
        6.6.2 常应力下原状黄土增湿渗水模型第155-157页
    6.7 小结第157-159页
7 不同应力路径加载条件下原状黄土渗气特性第159-178页
    7.1 研究方案第159-162页
        7.1.1.试验方案第159-160页
        7.1.2 渗气试验原理第160-161页
        7.1.3 试验方法第161-162页
    7.2 等向应力条件下渗气特性第162-169页
        7.2.1 渗气系数与饱和度关系第162-165页
        7.2.2 渗气系数与体积含气率关系第165-167页
        7.2.3 渗气系数与等向应力关系第167-169页
    7.3 等应力比三轴条件下渗气特性第169-174页
        7.3.1 渗气系数与饱和度关系第169-171页
        7.3.2 渗气系数与体积含气率的关系第171-173页
        7.3.3 渗气系数与平均应力及应力比的关系第173-174页
    7.4 偏应力条件下考虑应力及含水率影响的原状黄土渗气特性模型第174-176页
    7.5 小结第176-17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78-183页
    8.1 结论第178-181页
    8.2 创新点第181-182页
    8.3 展望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9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99页
    一、已发表论文第199页
    二、已录用论文第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板—竖井耦合排烟方法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EAST多道远红外激光偏振干涉仪系统数据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