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小学低段高频错别字研究--以聊城市A、B小学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8-25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20-25页 |
第一章 小学低段识字、写字要求分析与基本字的分布 | 第25-32页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识字写字要求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基本字在教材中的分布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小学低学段错别字频率统计及类型分析 | 第32-56页 |
第一节 小学低学段高频错别字频率统计 | 第32-40页 |
第二节 高频错别字特点整体分析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错字类型 | 第42-50页 |
第四节 别字类型 | 第50-56页 |
第三章 高频错别字特点分析 | 第56-65页 |
第一节 错字特点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二节 别字特点分析 | 第59-65页 |
第四章 高频错别字原因分析 | 第65-70页 |
第一节 学生方面原因分析 | 第65-67页 |
第二节 教师方面原因分析 | 第67-70页 |
第五章 高频错别字的应对策略 | 第70-75页 |
第一节 高频错别字教学策略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策略 | 第71-72页 |
第三节 教师的教学策略 | 第72-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1 | 第79-80页 |
附录2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