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Zwittermic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基因zmaS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语表第10-12页
1 前言第12-29页
    1.1 Zwittermicin A和Kanosamine简介第12-15页
        1.1.1 Zwittermicin A和Kanosamine的发现第12页
        1.1.2 ZwA的抑菌活性与作用机理第12-13页
        1.1.3 ZwA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的增效活性与机理第13-14页
        1.1.4 ZwA的纯化方法第14-15页
            1.1.4.1 离子交换-高压纸相电泳法纯化ZwA第14页
            1.1.4.2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ZwA第14-15页
    1.2 Zwittermicin A和Kanosamine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5-24页
        1.2.1 抗生素的合成途径第15-16页
            1.2.1.1 聚酮合成酶途径第15-16页
            1.2.1.2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第16页
            1.2.1.3 聚酮合成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杂合途径第16页
        1.2.2 ZwA生物合成基因簇与ZwA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6-24页
            1.2.2.1 ZwA的抗性基因zmaR第16-17页
            1.2.2.2 与ZwA生物合成相关的16 kb DNA序列第17页
            1.2.2.3 ZwA生物合成的全长基因簇第17-18页
            1.2.2.4 ZwA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8-24页
        1.2.3 Kanosamine的生物合成途径简介第24页
    1.3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第24-27页
        1.3.1 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功能第24-25页
        1.3.2 载体蛋白简介第25-26页
        1.3.3 PPTase的特征和分类第26-27页
        1.3.4 验证PPTase功能的方法第27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9-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9-34页
        2.1.1 菌株、质粒和引物第29-33页
        2.1.2 培养基第33页
        2.1.3 试剂第33页
        2.1.4 仪器第33-34页
    2.2 实验方法第34-40页
        2.2.1 DNA操作第34-35页
            2.2.1.1 DNA的体外重组操作第34页
            2.2.1.2 苏云金芽胞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质粒的少量提取第34页
            2.2.1.3 大肠杆菌质粒的少量提取第34页
            2.2.1.4 大肠杆菌CaCl2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第34-35页
            2.2.1.5 芽胞杆菌的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与电转化第35页
        2.2.2 蛋白质的表达、纯化与分子量测定第35-37页
            2.2.2.1 蛋白质的超量表达和纯化第35-36页
            2.2.2.2 蛋白质的SDS-PAGE检测第36页
            2.2.2.3 MALDI-TOF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第36-37页
        2.2.3 ZwA的纯化与检测第37-38页
            2.2.3.1 ZwA的初步纯化第37-38页
            2.2.3.2 ZwA的HPLC检测与HPLC制备柱纯化第38页
            2.2.3.3 ZwA的抑菌活性检测第38页
            2.2.3.4 ZwA的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第38页
        2.2.4 序列分析第38-40页
            2.2.4.1 DNA的测序与序列分析第38-39页
            2.2.4.2 蛋白序列的分析第39-4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0-57页
    3.1 构建Zw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zmaS的插入缺失突变体第40-44页
        3.1.1 构建zmaS插入缺失突变载体第40-41页
        3.1.2 筛选zmaS插入缺失突变株第41-43页
        3.1.3 zmaS插入缺失突变株的胞外上清液中含有ZwA第43-44页
        3.1.4 zmaS插入缺失突变株的抑菌活性第44页
    3.2 ZmaS对Zw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载体蛋白的修饰功能第44-48页
        3.2.1 ZwA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的载体蛋白结构域的分析第45页
        3.2.2 构建ZmaS及载体蛋白结构域的表达载体第45-46页
        3.2.3 MALDI-TOF检测诱导表达的载体蛋白结构域的分子量第46-48页
    3.3 ZmaS对Kanosamine生物合成的影响第48-55页
        3.3.1 Kanosamine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第49-51页
        3.3.2 Kanosamine生物合成基因簇在BMB171中的异源表达第51-53页
        3.3.3 ZmaS对Kanosamine生物合成的影响第53-55页
    3.4 ZwA的纯化与检测第55-57页
4 讨论第57-59页
5 总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北省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湖南小墨山核电站地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