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41页 |
1.1 前言 | 第17-19页 |
1.2 储氢合金概述 | 第19-27页 |
1.2.1 储氢合金的发展 | 第19-20页 |
1.2.2 储氢合金的种类 | 第20-21页 |
1.2.3 储氢合金氢化反应热力学 | 第21-23页 |
1.2.4 储氢合金的容量 | 第23页 |
1.2.5 AB5型储氢合金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1.3 储氢合金制备工艺及存在问题 | 第27-31页 |
1.3.1 工业制备方法 | 第27-28页 |
1.3.2 制备新工艺 | 第28-31页 |
1.3.3 现有工艺的缺陷 | 第31页 |
1.4 短流程制备金属及合金新工艺 | 第31-39页 |
1.4.1 FFC 法 | 第31-35页 |
1.4.2 钙热还原法 | 第35-37页 |
1.4.3 EMR 法 | 第37-38页 |
1.4.4 氧化镁膜法 | 第38-39页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41-53页 |
2.1 实验原理 | 第41-47页 |
2.1.1 SOM 法工艺原理 | 第41页 |
2.1.2 透氧膜的透氧机理 | 第41-43页 |
2.1.3 脱氧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43-4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7-53页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7-49页 |
2.2.2 实验装置及样品检测 | 第49页 |
2.2.3 实验内容 | 第49-53页 |
第三章 实验条件 | 第53-62页 |
3.1 熔盐体系 | 第53-56页 |
3.1.1 熔盐的选择 | 第53-54页 |
3.1.2 熔盐电导率 | 第54-55页 |
3.1.3 熔盐挥发速率 | 第55页 |
3.1.4 烧结片熔盐中溶解度 | 第55-56页 |
3.2 透氧膜管的制备 | 第56-62页 |
3.2.1 制备过程 | 第56-57页 |
3.2.2 烧结制度 | 第57-59页 |
3.2.3 空白实验 | 第59-61页 |
3.2.4 透氧膜的电导率 | 第61-62页 |
第四章 La2O3/NiO 直接制备 LaNi5 | 第62-77页 |
4.1 前言 | 第62-63页 |
4.2 阴极片烧结 | 第63-66页 |
4.3 反应过程分析 | 第66-71页 |
4.3.1 起始反应物分析 | 第66-68页 |
4.3.2 电解时间的影响 | 第68-70页 |
4.3.3 电流曲线分析 | 第70-71页 |
4.4 电解温度的选择 | 第71-73页 |
4.5 熔盐组成的影响 | 第73-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CeO2/NiO 直接制备 CeNi5 | 第77-94页 |
5.1 前言 | 第77-78页 |
5.2 电解温度的选择 | 第78-79页 |
5.3 电解过程分析 | 第79-83页 |
5.3.1 电解电流曲线 | 第79-80页 |
5.3.2 反应过程分析 | 第80-82页 |
5.3.3 产品检测 | 第82-83页 |
5.4 阴极片制备参数对电解的影响 | 第83-91页 |
5.4.1 原料粒度 | 第83-87页 |
5.4.2 烧结温度 | 第87-88页 |
5.4.3 制片压力 | 第88-91页 |
5.5 电解前后透氧膜管的变化 | 第91-9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A 侧及 B 侧取代制备三元合金 | 第94-117页 |
6.1 前言 | 第94页 |
6.2 SOM 法制备 LaNi4.6Si0.4 | 第94-106页 |
6.2.1 SiO2制备 Si | 第95-102页 |
6.2.2 La2O3-NiO-SiO2制备 LaNi4.6Si0.4 | 第102-106页 |
6.3 SOM 法制备 LaNi4Al | 第106-111页 |
6.3.1 试样烧结 | 第106-107页 |
6.3.2 电解过程分析 | 第107-111页 |
6.4 SOM 法制备 LaxCe1-xNi5 | 第111-115页 |
6.4.1 烧结片组成 | 第111-113页 |
6.4.2 电解产物分析 | 第113-11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储氢性能测试及 SOM 工艺优势 | 第117-133页 |
7.1 前言 | 第117页 |
7.2 LaNi5理论储氢容量 | 第117-119页 |
7.3 SOM 法制备 LaNi5的储氢性能 | 第119-121页 |
7.3.1 活化性能 | 第119-120页 |
7.3.2 P-C-T 曲线 | 第120-121页 |
7.4 SOM 法制备 CeNi5的储氢性能 | 第121-123页 |
7.4.1 活化性能 | 第121-122页 |
7.4.2 P-C-T 曲线 | 第122-123页 |
7.5 SOM 法制备三元合金的储氢性能 | 第123-126页 |
7.5.1 储氢性能及原因分析 | 第123-125页 |
7.5.2 SOM 工艺制备多元储氢合金的发展思路 | 第125-126页 |
7.6 SOM 法制备 LaNi5/CeNi5相比 FFC 法工艺优势 | 第126-131页 |
7.6.1 电解效率 | 第126-129页 |
7.6.2 微观形貌 | 第129页 |
7.6.3 储氢容量 | 第129-130页 |
7.6.4 工艺流程 | 第130-131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八章 SOM 电解机理分析 | 第133-146页 |
8.1 前言 | 第133页 |
8.2 循环伏安分析 | 第133-138页 |
8.2.1 NiO-CeO2电解 CV 曲线 | 第133-136页 |
8.2.2 NiO-LaxNiyOz电解 CV 曲线 | 第136-138页 |
8.3 脱氧过程机理分析 | 第138-139页 |
8.4 脱氧反应速率分析 | 第139-144页 |
8.4.1 反应界面大小 | 第139-143页 |
8.4.2 反应过电位 | 第143-144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6-149页 |
9.1 结论 | 第146-147页 |
9.2 展望 | 第147-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6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69-17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17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第170-171页 |
致谢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