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评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框架结构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房地产泡沫概述 | 第15-20页 |
2.1 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 第15页 |
2.2 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法 | 第15-20页 |
2.2.1 本文选取的测度指标 | 第15-18页 |
2.2.2 各指标临界值 | 第18页 |
2.2.3 指标综合测度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世界房地产泡沫分析 | 第20-36页 |
3.1 日本房地产泡沫探析 | 第20-32页 |
3.1.1 日本房地产泡沫发展背景 | 第20-21页 |
3.1.2 日本房地产泡沫发展过程 | 第21-25页 |
3.1.3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 | 第25-28页 |
3.1.4 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 | 第28-32页 |
3.2 泰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发展及破灭 | 第32-34页 |
3.2.1 泰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 第32-33页 |
3.2.2 泰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原因 | 第33-34页 |
3.2.3 泰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影响 | 第34页 |
3.3 日本及泰国房地产泡沫对我国目前的借鉴 | 第34-36页 |
3.3.1 中国目前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时的相似点 | 第34-35页 |
3.3.2 中国目前与日本房地产泡沫时的不同点 | 第35页 |
3.3.3 日本和泰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5-36页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 | 第36-68页 |
4.1 我国房地产泡沫程度测度 | 第36-46页 |
4.1.1 我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 | 第36-37页 |
4.1.2 我国房地产泡沫指标测度法 | 第37-43页 |
4.1.3 综合指标结果及结论 | 第43-44页 |
4.1.4 部分一线城市泡沫程度分析 | 第44-46页 |
4.1.5 房地产泡沫测度小结 | 第46页 |
4.2 我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 | 第46-63页 |
4.2.1 土地因素 | 第46-51页 |
4.2.2 政策因素 | 第51-55页 |
4.2.3 城市化进程 | 第55-57页 |
4.2.4 成本因素 | 第57-60页 |
4.2.5 汇率因素 | 第60页 |
4.2.6 各因素对房地产泡沫生成的影响的实证检验及结论 | 第60-63页 |
4.3 房地产泡沫的危害 | 第63-68页 |
4.3.1 房地产泡沫形成时的危害 | 第64-67页 |
4.3.2 泡沫破裂时的危害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8-73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1.1 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价格有长期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确实存在房地产泡沫,但程度仍处于可控范围 | 第68页 |
5.1.2 土地价格和城镇化率是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两个最关键因素 | 第68页 |
5.1.3 资本账户开放须待市场成熟,过度干预汇率市场反而可能失去货币政策独立性 | 第68页 |
5.2 建议 | 第68-73页 |
5.2.1 供给方面的调节建议 | 第69-71页 |
5.2.2 需求方面的调节建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85页 |
附录1:房屋价格与土地价格的因果问题实证检验 | 第73-77页 |
附录2:房价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77-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