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DCS通信及相关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背景与研究现状第10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1.3 论文组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操作员站的开发第13-24页
    2.1 操作员站概述第13-14页
    2.2 监控界面的设计第14-18页
        2.2.1 定义I/O设备第14-15页
        2.2.2 制作监控画面第15-16页
        2.2.3 定义变量第16-17页
        2.2.4 动画连接第17-18页
        2.2.5 编写自定义函数第18页
    2.3 操作员站历史数据存储第18-22页
        2.3.1 历史数据库的设计第18-19页
        2.3.2 组态王与SQL SERVER的连接第19-20页
        2.3.3 数据报表第20页
        2.3.4 数据压缩算法的实现第20-22页
    2.4 组态王与操作员站的通信第22-23页
        2.4.1 OPC规范简介第22页
        2.4.2 组态王通过opc协议实现与操作员站的数据传输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工程师站的升级第24-36页
    3.1 工程师站概述第24-27页
        3.1.1 工程师站的实现方案第24-25页
        3.1.2 工程师站的权限设置第25-27页
    3.2 系统组态第27-33页
        3.2.1 数据结构的设计第27-30页
        3.2.2 对数据库的初始化第30-32页
        3.2.3 系统的硬件配置组态过程第32-33页
    3.3 编译第33-35页
        3.3.1 组态数据XML文件的生成第33-34页
        3.3.2 算法模块DLL文件的生成第34-35页
    3.4 下装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现场控制站的升级第36-45页
    4.1 现场控制站的概述第36-37页
    4.2 现场控制站硬件组成第37页
    4.3 现场控制站算法回路的实现第37-41页
        4.3.1 监听消息第38-39页
        4.3.2 动态加载DLL第39-41页
    4.4 系统通信模块的实现第41-44页
        4.4.1 套接字通信流程第41页
        4.4.2 套接字通信方式第41-42页
        4.4.3 工程师站与现场控制站的通信第42-44页
        4.4.4 操作员站与现场控制站的通信第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第45-56页
    5.1 被控对象的搭建第45-49页
        5.1.1 检测环节第46页
        5.1.2 执行器第46-48页
        5.1.3 调节器第48页
        5.1.4 设定PID控制的传入函数第48-49页
    5.2 实验结果第49-50页
    5.3 系统性能分析第50-55页
        5.3.1 Win CE.net 6.0实时操作系统第50页
        5.3.2 .NET3.5架构第50-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56-58页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56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源软件在OPAC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压缩传感理论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