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概述 | 第19-20页 |
2.1.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界定和群体特征 | 第19-20页 |
2.1.2 青年知识分子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 | 第20页 |
2.2 婚姻观概述 | 第20-21页 |
2.2.1 婚姻观的含义 | 第20-21页 |
2.2.2 当代婚姻文化中的主要婚姻形态 | 第21页 |
2.3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概述 | 第21-27页 |
2.3.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的含义 | 第22页 |
2.3.2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的形成背景 | 第22-26页 |
2.3.3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的基本特点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现状分析 | 第28-47页 |
3.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调查 | 第28-32页 |
3.1.1 问卷设计与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1.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3.2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现状及问题 | 第32-42页 |
3.2.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现状 | 第32-34页 |
3.2.2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存在的问题 | 第34-42页 |
3.3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2-46页 |
3.3.1 转型婚姻文化的冲击 | 第43页 |
3.3.2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43-44页 |
3.3.3 学校教育的缺陷 | 第44-45页 |
3.3.4 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 | 第45页 |
3.3.5 个人素质因素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培育的对策 | 第47-56页 |
4.1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培育的原则 | 第47-49页 |
4.1.1 遵循以正确价值观引导为原则 | 第47-48页 |
4.1.2 遵循婚姻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 | 第48页 |
4.1.3 遵循婚姻生活中责任与奉献原则 | 第48-49页 |
4.2 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培育的措施 | 第49-55页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树立有中国特色的婚姻道德观 | 第49-50页 |
4.2.2 引导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 第50-51页 |
4.2.3 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婚姻道德观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 第51页 |
4.2.4 切实提高青年知识分子自身婚姻法律意识 | 第51-52页 |
4.2.5 学校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婚姻观的正确引导 | 第52-53页 |
4.2.6 加强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 第53-54页 |
4.2.7 互敬互爱中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件 1 | 第61-63页 |
附件 2 | 第63-65页 |
附件 3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