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 | 第9-11页 |
1.3 拟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研究 | 第13-19页 |
2.1 逆向物流理论 | 第13-14页 |
2.1.1 逆向物流的涵义 | 第13-14页 |
2.1.2 逆向物流的功能 | 第14页 |
2.2 建筑工程理论 | 第14-17页 |
2.2.1 建筑产品和建设项目 | 第14-15页 |
2.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及其分类 | 第15-16页 |
2.2.3 建筑供应链 | 第16-17页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7-19页 |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17页 |
2.3.2 循环经济的特征 | 第17-18页 |
2.3.3 循环经济的 4R 原则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建筑固体废物逆向物流现状和价值分析 | 第19-23页 |
3.1 建筑固体废弃物管理现状 | 第19-20页 |
3.1.1 国内建筑固体废弃物管理现状 | 第19-20页 |
3.1.2 国外建筑固体废弃物管理经验 | 第20页 |
3.2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宏观价值 | 第20-21页 |
3.2.1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 | 第20-21页 |
3.2.2 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理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 第21页 |
3.3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微观价值 | 第21-23页 |
3.3.1 建筑固体废物逆向物流对施工企业的经济价值 | 第22页 |
3.3.2 建筑固体废物逆向物流对施工企业的品牌价值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循环经济下的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 | 第23-29页 |
4.1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理论 | 第23-24页 |
4.1.1 逆向物流网络概述 | 第23页 |
4.1.2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4.2 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分析 | 第24-26页 |
4.2.1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点 | 第24-25页 |
4.2.2 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功能 | 第25页 |
4.2.3 循环经济下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式 | 第25-26页 |
4.3 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 第26-29页 |
4.3.1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流程 | 第26-27页 |
4.3.2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结构 | 第27-28页 |
4.3.3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构建 | 第28-29页 |
第五章 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 | 第29-35页 |
5.1 网络优化模型涉及数学方法概述 | 第29页 |
5.1.1 混合整数规划 | 第29页 |
5.1.2 双层规划 | 第29页 |
5.2 循环经济下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 第29-32页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和符号说明 | 第29-31页 |
5.2.2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5.2.3 模型的解法 | 第32页 |
5.3 数值仿真 | 第32-35页 |
第六章 建筑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实施建议 | 第35-39页 |
6.1 改革建筑相关企业内部政策 | 第35-36页 |
6.1.1 施工企业的内部政策 | 第35页 |
6.1.2 材料设备供应商的内部政策 | 第35页 |
6.1.3 建设单位的内部政策 | 第35页 |
6.1.4 设计单位的内部政策 | 第35-36页 |
6.2 推动建筑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作 | 第36页 |
6.3 健全相关公共政策 | 第36-39页 |
6.3.1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 第36页 |
6.3.2 完善相关制度 | 第36-37页 |
6.3.3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 第37-3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39-41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3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