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手术学论文--麻醉学论文

亲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子代情绪行为学的影响及与杏仁核DNA甲基化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4-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目录第11-14页
缩略词简表第14-15页
前言第15-18页
第1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对F1代疼痛相关行为学的影响第18-38页
    1.1 材料第20页
        1.1.1 实验动物第20页
        1.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0页
    1.2 方法第20-26页
        1.2.1 实验动物分组第20-21页
        1.2.2 大鼠左后肢CCI模型制作第21页
        1.2.3 大鼠配对第21页
        1.2.4 机械性痛阈测定第21-23页
        1.2.5 热痛阈测定第23页
        1.2.6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High plus maze test)第23-24页
        1.2.7 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第24-25页
        1.2.8 福尔马林实验第25页
        1.2.9 子代大鼠血标本的抽取第25页
        1.2.10 ELISA法检测血清中CRH、COR第25-26页
        1.2.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第26页
    1.3 结果第26-32页
        1.3.1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第26页
        1.3.2 四组亲代大鼠模型制作10d后机械痛阈及热痛阈的比较第26-27页
        1.3.3 四组亲代大鼠模型制作10d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第27-29页
        1.3.4 四组F1代大鼠生后30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比较第29页
        1.3.5 四组F1代大鼠生后30d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第29-31页
        1.3.6 四组F1代大鼠生后30d左后足福尔马林实验比较第31-32页
        1.3.7 四组F1代大鼠生后30d血内CRH、COR的比较第32页
    1.4 讨论第32-38页
        1.4.1 慢性疼痛与情绪反应第32-34页
        1.4.2 慢性疼痛与内分泌免疫系统第34-37页
        1.4.3 小结第37-38页
第2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母爱行为的改变及对子代痛行为的影响第38-53页
    2.1 材料第40-41页
        2.1.1 实验动物第40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40页
        2.1.3 主要实验试剂第40-41页
    2.2 方法第41-44页
        2.2.1 实验动物分组第41页
        2.2.2 亲代大鼠母爱行为检测第41页
        2.2.3 子代大鼠机械性痛阈检测第41页
        2.2.4 子代大鼠热痛阈检测第41页
        2.2.5 子代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第41页
        2.2.6 子代大鼠旷场实验第41-42页
        2.2.7 心尖灌注及脑标本获取和处理第42页
        2.2.8 冰冻切片取下丘脑视上核区脑片第42-43页
        2.2.9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视上核OT表达第43-44页
        2.2.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44页
    2.3 结果第44-48页
        2.3.1 四组亲代母鼠母爱行为的比较第44-45页
        2.3.2 四组子代大鼠基础痛阈的比较第45页
        2.3.3 四组子代大鼠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的比较第45-47页
        2.3.4 四组子代大鼠视上核OT表达差异第47-48页
    2.4 讨论第48-53页
        2.4.1 孕期不良事件对子鼠神经系统发育和成年后行为改变的影响第48-50页
        2.4.2 出生后母爱对大鼠行为的影响第50-52页
        2.4.3 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对子代杏仁核甲基化的影响第53-76页
    3.1 材料第56-61页
        3.1.1 实验动物第56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6页
        3.1.3 主要实验试剂第56-58页
        3.1.4 主要试剂配制第58-61页
    3.2 方法第61-67页
        3.2.1 动物分组第61页
        3.2.2 子代大鼠灌注取脑及免疫组化第61页
        3.2.3 子代大鼠杏仁核标本的获得第61-62页
        3.2.4 western blot检测杏仁核DNMT1、DNMT3a/b第62-64页
        3.2.5 杏仁核总体DNA的提取第64-66页
        3.2.6 杏仁核内总DNA甲基化的测定第66-67页
        3.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第67页
    3.3 结果第67-70页
        3.3.1 四组子代大鼠杏仁核DNMT1免疫组化第67-68页
        3.3.2 四组子代大鼠杏仁核内DNMT3a/b的免疫组化第68页
        3.3.3 四组子代大鼠杏仁核内DNMT1、DNMT3a/b的western blot结果第68-69页
        3.3.4 四组子代大鼠杏仁核内DNA总体甲基化第69-70页
    3.4 讨论第70-76页
        3.4.1 杏仁核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第70-72页
        3.4.2 表观遗传学与慢性疼痛第72-75页
        3.4.3 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92页
综述第92-102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麻醉药物建模与麻醉深度闭环策略
下一篇:BSG和CKI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