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DDA的金属纳米颗粒光学特性及微操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本文研究目的第9-11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2章 DDA 基本原理及其在宏观光学特性的研究第13-20页
    2.1 仿真工具以及其理论公式第13-16页
        2.1.1 采用的数值仿真工具第13-14页
        2.1.2 离散偶极子(DDA)的理论及其适用范围第14-16页
    2.2 基于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的收敛性分析以及结果校准第16-19页
    2.3 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DDA)优点和缺点第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基于 DDA 的光力计算方法和结果比较第20-29页
    3.1 计算光力的数值方法的总结第20-25页
        3.1.1 几种常见的计算光力的方法第20-23页
        3.1.2 基于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计算光力的三种方法第23-25页
    3.2 基于 DDA 计算光力的结果收敛性分析和校准第25-28页
        3.2.1 基于 DDA 计算光力的结果的收敛性分析第25-27页
        3.2.2 基于 DDA 计算光力的结果校准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基于 DDA 对表面等离子 nanocube 绑定力的数值研究第29-37页
    4.1 仿真所用的环境模型以及结果的校准第29-32页
        4.1.1 仿真计算所用的模型第29-30页
        4.1.2 相关计算结果的校准和分析第30-32页
    4.2 不同配置纳米方块二聚体的光力的计算及分析第32-36页
    4.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纳米棒远场和近场以及光力共振峰位的研究第37-49页
    5.1 金属纳米颗粒远场和近场特性曲线峰位差异的理论分析第37-38页
    5.2 三维球形纳米颗粒近场和远场以及光力峰位的研究和分析第38-42页
    5.3 单个金质纳米棒的远场和近场共振峰位移动的分析第42-45页
    5.4 纳米棒二聚体远场和近场光学特性共振峰位移动的分析第45-47页
    5.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细电火花线切割恒张力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亚微米NiZn铁氧体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