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体架构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3.3 论文的架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公司现状及总体分析 | 第16-22页 |
2.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16页 |
2.2 法人治理结构 | 第16-17页 |
2.3 组织结构及人员状况 | 第17-19页 |
2.3.1 组织结构 | 第17页 |
2.3.2 人员状况 | 第17-19页 |
2.4 股权结构 | 第19页 |
2.5 公司资质 | 第19页 |
2.6 技术装备与科技开发 | 第19-20页 |
2.6.1 设备现状 | 第19-20页 |
2.6.2 科技开发现状 | 第20页 |
2.7 产业结构 | 第20-22页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2-31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3.1.1 政策及法律环境分析 | 第22页 |
3.1.2、经济环境分析 | 第22-24页 |
3.1.3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4页 |
3.1.4 社会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2 行业发展分析 | 第25-28页 |
3.2.1 行业总体发展分析 | 第25-26页 |
3.2.2 房屋建筑市场 | 第26页 |
3.2.3 铁路建设市场 | 第26页 |
3.2.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 第26-27页 |
3.2.5 公路建设市场 | 第27页 |
3.2.6 机场建设市场 | 第27页 |
3.2.7 港口码头建设市场 | 第27-28页 |
3.2.8 水利水电及其他建设市场 | 第28页 |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第28-29页 |
3.4 主要竞争对手对标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第31-40页 |
4.1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第31-32页 |
4.2 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4.2.1 经营模式比较 | 第32-33页 |
4.2.2 新签合同额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4.2.3 近五年业务板块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4.3 近五年区域市场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4 经营和盈利分析 | 第36-37页 |
4.5 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 | 第37-38页 |
4.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0页 |
第5章 SWOT分析 | 第40-45页 |
5.1 铁路市场 | 第40-42页 |
5.1.1 优势(S) | 第40页 |
5.1.2 劣势(W) | 第40页 |
5.1.3 机遇(O) | 第40-41页 |
5.1.4 威胁(T) | 第41页 |
5.1.5 铁路市场SWOT组合分析 | 第41-42页 |
5.2 非铁路市场 | 第42-45页 |
5.2.1 优势(S) | 第42页 |
5.2.2 劣势(W) | 第42页 |
5.2.3 机遇(O) | 第42-43页 |
5.2.4 威胁(T) | 第43页 |
5.2.5 非铁路市场SWOT组合分析 | 第43-45页 |
第6章 国内工程市场发展战略 | 第45-49页 |
6.1 公司使命与愿景 | 第45页 |
6.2 公司总体发展任务和目标 | 第45页 |
6.3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模式 | 第45-46页 |
6.4 公司未来五年在国内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战略目标 | 第46-49页 |
6.4.1 主要经济指标 | 第46-47页 |
6.4.2 未来五年新签合同额目标 | 第47页 |
6.4.3 发展战略 | 第47-49页 |
第7章 战略实施及管理 | 第49-52页 |
7.1 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 | 第49页 |
7.2 保障战略实施的主要措施 | 第49-51页 |
7.3 构建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系统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