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效应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引言第13-16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14-15页
   ·文章的特色第15-16页
2. 理论与文献回顾第16-29页
   ·货币政策理论及我国情况简介第16-20页
     ·最终目标第16-17页
     ·中介目标第17-18页
     ·操作目标第18页
     ·货币政策工具第18-19页
     ·传导机制第19-20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效应与有效性理论第20-22页
   ·最终目标效应研究文献综述第22-27页
     ·国外研究第22-24页
     ·国内文献第24-27页
   ·小结第27-29页
3. 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框架与动态分析第29-41页
   ·西方宏观经济框架与中国经济特点分析第29-30页
   ·AD-AS模型在中国的应用第30-38页
     ·AD-AS基本框架第30-32页
     ·AD曲线推导及我国形式第32-33页
     ·AS曲线推导及我国形式第33-35页
     ·货币政策规则第35-37页
     ·潜在产出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货币政策效应动态分析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实证分析第41-63页
   ·货币政策效应动态分析实证模型发展沿革第41-42页
   ·建模思路第42-44页
   ·政策工具替代变量选择第44-45页
   ·SVAR实证第45-53页
     ·SVAR模型理论第45-47页
     ·数据收集和数据预处理第47-48页
     ·潜在产出估计第48-49页
     ·平稳性检验第49-50页
     ·约束识别第50-51页
     ·估计过程第51-53页
   ·FAVAR实证第53-57页
     ·FAVAR模型理论第53-55页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第55-56页
     ·模型估计第56-57页
   ·SVAR和FAVAR脉冲响应函数对比分析第57-59页
   ·因子数不同的FAVAR脉冲响应函数对比分析第59-61页
   ·实证小结第61-63页
5. 结论与建议第63-66页
   ·结论第63-64页
   ·政策建议第64-65页
   ·文章中的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第68-73页
后记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研究
下一篇:建立我国西部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