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仁政论新探--以“政治理想”为视角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评析 | 第11-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1.4 全文的篇章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第2章 “仁政”的界说 | 第24-36页 |
2.1 何谓“仁政” | 第24-28页 |
2.1.1 “仁政”的提出 | 第24-25页 |
2.1.2 孟子仁政论的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2.2 “仁政”的本质 | 第28-33页 |
2.2.1 孟子仁政论的本质问题 | 第28-31页 |
2.2.2 “仁政”的英文译名问题 | 第31-33页 |
2.3 “仁政”与“王道”、“德治” | 第33-36页 |
2.3.1 “仁政”与“王道” | 第33-34页 |
2.3.2 “仁政”与“德治” | 第34-36页 |
第3章 作为政治理想的“仁政” | 第36-48页 |
3.1 引言:两种“仁政”的区分 | 第36-37页 |
3.2 “仁政”理想在传统社会中的可取性 | 第37-40页 |
3.2.1 以“仁政”反对“暴政” | 第37-38页 |
3.2.2 以“仁政”弥补“专制” | 第38页 |
3.2.3 “贤能政治”的设想 | 第38-40页 |
3.3 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审视 | 第40-42页 |
3.4 孟子的“仁政”理想如何可能 | 第42-48页 |
3.4.1 “仁政”的现代转化 | 第42-43页 |
3.4.2 “政道”与“治道”之惑 | 第43-45页 |
3.4.3 “美德”与“规范”之辨 | 第45-48页 |
第4章 “限政”视域下的“仁政”理想 | 第48-59页 |
4.1 “宪政”即“限政” | 第48-50页 |
4.2 孟子的“仁政”不是“宪政” | 第50-54页 |
4.2.1 孟子仁政论中“法”的性质 | 第50-52页 |
4.2.2 孟子仁政论中“法”的效力 | 第52-54页 |
4.3 孟子仁政论中的“限政”元素探析 | 第54-57页 |
4.4 “仁政”与“宪政”的关系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