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第11-14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页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页
    1.5 主要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关理论第17-25页
    2.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第17-18页
        2.1.1 平台的含义第17页
        2.1.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第17-18页
    2.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第18-19页
    2.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第19-20页
    2.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特征第20-22页
        2.4.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体第20-21页
        2.4.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特征第21-22页
    2.5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第22-25页
        2.5.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的内涵第22-23页
        2.5.2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的功能第23-25页
第3章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概况第25-33页
    3.1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第25-28页
        3.1.1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背景第25页
        3.1.2 成都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重要性第25-26页
        3.1.3 成都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第26-27页
        3.1.4 成都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第27-28页
    3.2 案例分析—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第28-33页
        3.2.1 建设背景与必要性第28-29页
        3.2.2 功能定位第29-30页
        3.2.3 成效第30页
        3.2.4 平台建设后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第30-33页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第33-43页
    4.1 层次分析法第33-37页
        4.1.1 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步骤第33页
        4.1.2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36页
        4.1.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36-37页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第37-38页
    4.3 实证分析第38-42页
        4.3.1 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第39-41页
        4.3.2 实证分析结果第41-42页
    4.4 成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建议第42-43页
第5章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一第48-52页
附录二第52-54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转业军官安置制度研究
下一篇:江永女书文字造型及设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