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20页 |
| 一、问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㈠ 问题的提出背景 | 第10-12页 |
| ㈡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㈠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㈡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 ㈠ 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 | 第15-16页 |
| ㈡ 高中英语“阅读” | 第16-17页 |
| ㈢ 行动研究 | 第17-18页 |
| 四、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㈠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㈡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㈢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一章 任务型教学法与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7页 |
| 一、任务型教学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 ㈠ 语言习得理论 | 第20页 |
| ㈡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 ㈢ “做中学”理论 | 第21页 |
|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 ㈠ 情景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 | 第21页 |
| ㈡ 形式与功能结合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 | 第21-22页 |
| ㈢ 递进性原则 | 第22页 |
| ㈣ 在“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 | 第22页 |
| ㈤ 主体性原则 | 第22页 |
| 三、任务型教学的设计模式 | 第22-23页 |
| ㈠ 任务前阶段(pre-task)—教师引出话题和任务 | 第23页 |
| ㈡ 任务环阶段(task circle) | 第23页 |
| ㈢ 后期任务或语言聚焦阶段(post-task or language focus) | 第23页 |
| 四、阅读的策略及模式 | 第23-27页 |
| ㈠ 阅读策略 | 第23-24页 |
| ㈡ 阅读过程的基本模式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7-30页 |
| 一、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 ㈠ 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落后 | 第27页 |
| ㈡ 教学方法单一化 | 第27-28页 |
| ㈢ 学生阅读技巧空洞 | 第28页 |
| ㈣ 学生阅读习惯僵化 | 第28页 |
| 二、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可行性 | 第28-30页 |
| ㈠ 教师因素 | 第28-29页 |
| ㈡ 学生因素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行动研究 | 第30-40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30页 |
| 二、研究问题 | 第30页 |
| 三、研究设计 | 第30-31页 |
| ㈠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 ㈡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㈢ 研究思路 | 第31页 |
| 四、研究实施 | 第31-40页 |
| ㈠ 研究前调查问卷 | 第31-32页 |
| ㈡ 具体教案 | 第32-37页 |
| ㈢ 课后反思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结果有效分析 | 第40-49页 |
| 一、测试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9页 |
| ㈠ 实验前调查结果的呈现及分析 | 第41-43页 |
| ㈡ 试验后的调查结果汇总分析 | 第43-45页 |
| ㈢ 研究结论 | 第45-49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