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技术论文--粉末冶金(金属陶瓷工艺)论文--粉末的制造方法论文

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品质超细银粉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10-34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超细银粉的制备方法第10-15页
        1.2.1 物理法第10-12页
        1.2.2 化学法第12-15页
    1.3 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2页
        1.3.1 国内外生产现状第15-17页
        1.3.2 常见液相还原法第17-22页
    1.4 液相法制粉过程中形貌粒径控制基础理论第22-32页
        1.4.1 晶体成核与生长理论第22-26页
        1.4.2 粉末粒子形貌粒径控制理论与方法第26-30页
        1.4.3 液相法制粉中的团聚与预防第30-32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2-34页
        1.5.1 研究目的第32-33页
        1.5.2 研究内容第33-34页
2 实验第34-41页
    2.1 实验原辅材料和设备第34-35页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4页
        2.1.2 实验设备及装置第34-35页
    2.2 银粉制备实验方法第35-39页
        2.2.1 还原体系的选择第35-38页
        2.2.2 实验内容与步骤第38-39页
        2.2.3 液相还原法的加料方式第39页
    2.3 分析检测方法第39-41页
        2.3.1 物相分析第39页
        2.3.2 微观形貌分析第39-40页
        2.3.3 松装、振实密度测试第40页
        2.3.4 比表面积测试第40页
        2.3.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第40-41页
3 酸性体系抗坏血酸液相还原制备高品质球形银粉研究第41-60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研究第41-57页
        3.2.1 加料方式的影响第41-43页
        3.2.2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第43-46页
        3.2.3 抗坏血酸(Vc)加入量的影响第46-48页
        3.2.4 抗坏血酸浓度的影响第48-50页
        3.2.5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0-51页
        3.2.6 硝酸银溶液初始pH的影响第51-54页
        3.2.7 添加剂的影响第54-57页
    3.3 扩大试验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碱性体系抗坏血酸液相还原制备超细球形银粉研究第60-77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研究第61-74页
        4.2.1 加料方式的影响第61-62页
        4.2.2 银氨配合溶液初始pH的影响第62-65页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5-66页
        4.2.4 抗坏血酸浓度的影响第66-68页
        4.2.5 硝酸银溶液浓度的影响第68-70页
        4.2.6 抗坏血酸用量的影响第70-72页
        4.2.7 添加剂的影响第72-74页
    4.3 扩大试验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5 碱性体系双氧水液相还原制备高振实密度银粉研究第77-94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研究第77-91页
        5.2.1 加料方式的影响第77-79页
        5.2.2 银氨配合溶液初始pH的影响第79-81页
        5.2.3 双氧水浓度的影响第81-83页
        5.2.4 双氧水用量的影响第83-85页
        5.2.5 硝酸银溶液浓度的影响第85-87页
        5.2.6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87-89页
        5.2.7 添加剂的影响第89-91页
    5.3 扩大试验第91-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6.1 结论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区船舶航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下一篇:Mn对6061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