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V理论的港口腹地界定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0 绪论 | 第10-20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0.3.1 城市腹地界定 | 第12-15页 |
0.3.2 物流园区腹地界定 | 第15页 |
0.3.3 港口腹地界定 | 第15-18页 |
0.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0.4.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0.4.3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 港口腹地理论与港口腹地界定方法 | 第20-33页 |
1.1 港口腹地理论 | 第20-24页 |
1.1.1 腹地概念及分类 | 第20-21页 |
1.1.2 港口与腹地的关系 | 第21-22页 |
1.1.3 港口腹地界定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1.2 港口腹地界定方法 | 第24-33页 |
1.2.1 港口腹地界定的方法总结 | 第24-28页 |
1.2.2 划分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 第28-29页 |
1.2.3 港口腹地范围界定的 B-V 模型 | 第29-33页 |
2 青岛港口腹地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2.1 青岛港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2.1.1 青岛港简介 | 第33页 |
2.1.2 青岛港的吞吐量 | 第33-34页 |
2.2 青岛港口城市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2.2.1 青岛市简介 | 第34页 |
2.2.2 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34-35页 |
2.3 青岛港口腹地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2.3.1 青岛港腹地简介 | 第35页 |
2.3.2 腹地经济发展情况 | 第35-37页 |
3 基于 B-V 模型的青岛港腹地划分实证 | 第37-50页 |
3.1 实证研究范围 | 第37页 |
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搜集 | 第37-40页 |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3.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3.2.3 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39-40页 |
3.2.4 数据搜集整理 | 第40页 |
3.3 B-V 模型应用 | 第40-47页 |
3.3.1 港口中心性强度的确定 | 第40-43页 |
3.3.2 港口腹地具体范围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3 港口腹地划分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3.4 B-V 模型应用效果的评价 | 第47-50页 |
3.4.1 圈层法界定腹地 | 第47-49页 |
3.4.2 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 第49-50页 |
4 青岛港拓展港口腹地的建议 | 第50-54页 |
4.1 港口规划与建设建议 | 第50-52页 |
4.1.1 发展目标 | 第50页 |
4.1.2 港口规划 | 第50-51页 |
4.1.3 港口综合实力 | 第51-52页 |
4.1.4 港口间合作 | 第52页 |
4.2 加强港口与腹地间的紧密联系 | 第52-54页 |
4.2.1 交通网络 | 第52-53页 |
4.2.2 产业结构 | 第53页 |
4.2.3 合作投资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5.2 局限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表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