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铝土矿山超前探测及巷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课题的选择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光面爆破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光面爆破技术原理及爆破参数理论分析 | 第14-35页 |
2.1 光面爆破的技术特点 | 第14页 |
2.2 岩石爆破破碎理论 | 第14-16页 |
2.3 光面爆破成缝机理探讨 | 第16-18页 |
2.3.1 相邻炮孔应力波作用特点分析 | 第16-18页 |
2.3.2 径向裂纹的形成条件分析 | 第18页 |
2.3.3 爆生气体准静压促使周边眼贯通形成裂缝 | 第18页 |
2.4 不耦合装药的技术分析 | 第18-22页 |
2.4.1 不耦合装药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4.2 不耦合装药的破岩过程分析 | 第19-21页 |
2.4.3 不耦合装药的炮孔壁面压力分析 | 第21-22页 |
2.5 周边孔爆破参数理论研究 | 第22-35页 |
2.5.1 装药不耦合系数 | 第23-24页 |
2.5.2 周边孔间距E | 第24-26页 |
2.5.3 最小抵抗线 | 第26-27页 |
2.5.4 周边孔密集系数 | 第27-35页 |
3 矿区地质条件及超前探测试验 | 第35-51页 |
3.1 矿区地理概况 | 第35页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5-36页 |
3.2.1 地质概况 | 第35-36页 |
3.2.2 工程岩体质量分级 | 第36页 |
3.3 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试验 | 第36-51页 |
3.3.1 数据采集 | 第36-40页 |
3.3.2 数据分析 | 第40-49页 |
3.3.3 勘探结果总结 | 第49-51页 |
4 矿区典型岩石室内力学实验与研究 | 第51-56页 |
4.1 岩石取样及加工 | 第51页 |
4.2 试样物理参数测试 | 第51-52页 |
4.3 抗压强度实验 | 第52-53页 |
4.4 抗拉强度实验 | 第53-56页 |
5 矿山巷道光面爆破及快速掘进实践 | 第56-78页 |
5.1 矿山爆破掘进现状调查 | 第56-58页 |
5.2 光面爆破设备及材料 | 第58-60页 |
5.2.1 钻孔设备及炮孔直径、深度 | 第58-59页 |
5.2.2 爆破炸药的选择 | 第59-60页 |
5.3 掏槽方式及爆破参数的选取 | 第60-61页 |
5.3.1 掏槽方式的选择 | 第60-61页 |
5.3.2 掏槽参数的选取 | 第61页 |
5.4 周边孔装药参数 | 第61-63页 |
5.4.1 周边孔不耦合装药系数 | 第61-62页 |
5.4.2 周边孔炮孔间距和最小抵抗线 | 第62页 |
5.4.3 装药结构 | 第62-63页 |
5.4.4 周边孔的布置 | 第63页 |
5.5 炮孔布置及起爆顺序 | 第63-66页 |
5.5.1 炮孔布置 | 第63-65页 |
5.5.2 起爆顺序及时间间隔 | 第65-66页 |
5.6 结合地质条件对爆破方案的修正 | 第66-67页 |
5.6.1 节理发育的地段爆破参数修正 | 第66页 |
5.6.2 穿过断层时掘进方案设计 | 第66-67页 |
5.6.3 考虑水害的掘进方案设计 | 第67页 |
5.7 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 第67-73页 |
5.7.1 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 | 第68-69页 |
5.7.2 实现快速掘进的技术研究 | 第69-73页 |
5.8 光面爆破及快速掘进效果及技术关键 | 第73-78页 |
5.8.1 光面爆破及快速掘进效果分析 | 第74-76页 |
5.8.2 本次光面爆破方案的技术关键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