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产业集群 | 第18-22页 |
2.1.1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8-19页 |
2.1.2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第19-20页 |
2.1.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第20页 |
2.1.4 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20-22页 |
2.2 产业园区 | 第22-23页 |
2.2.1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2.2.2 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23页 |
2.3 PEST 分析框架 | 第23-25页 |
3 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25-34页 |
3.1 国外汽车产业集群典型案例 | 第25-28页 |
3.1.1 美国底特律 | 第25-26页 |
3.1.2 日本丰田市 | 第26-28页 |
3.2 国内先进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案例 | 第28-32页 |
3.2.1 天津开发区 | 第28-30页 |
3.2.2 武汉开发区 | 第30-32页 |
3.3 比较分析及启示 | 第32-34页 |
4 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PEST 分析 | 第34-43页 |
4.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34-37页 |
4.1.1 产业准入政策 | 第34-35页 |
4.1.2 节能减排政策 | 第35页 |
4.1.3 汽车消费政策 | 第35-36页 |
4.1.4 外贸出口政策 | 第36页 |
4.1.5 土地管理政策 | 第36页 |
4.1.6 国际政治事件 | 第36-37页 |
4.2 经济环境 | 第37-39页 |
4.2.1 汽车市场消费需求 | 第37页 |
4.2.2 汽车产业市场竞争 | 第37-38页 |
4.2.3 汽车产业价值链 | 第38页 |
4.2.4 国际产业资本转移 | 第38-39页 |
4.2.5 金融服务环境 | 第39页 |
4.3 社会人文环境 | 第39-41页 |
4.3.1 文化背景 | 第39页 |
4.3.2 交通环境 | 第39-40页 |
4.3.3 消费习惯 | 第40页 |
4.3.4 产业人才 | 第40-41页 |
4.4 技术环境 | 第41-43页 |
4.4.1 汽车产业技术水平 | 第41页 |
4.4.2 新产品研发能力 | 第41页 |
4.4.3 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 第41-42页 |
4.4.4 3D 立体打印技术兴起 | 第42-43页 |
5 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43-50页 |
5.1 核心企业发展 | 第43-45页 |
5.1.1 发展概况 | 第43-44页 |
5.1.2 通用中国战略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5.2 产业集群发展 | 第45-47页 |
5.2.1 关联产业支撑有力 | 第45-46页 |
5.2.2 配套体系日益完善 | 第46-47页 |
5.2.3 创新研发实力不断提升 | 第47页 |
5.3 汽车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7-50页 |
5.3.1 发展模式相对单一 | 第47页 |
5.3.2 集群企业本地根植性不高 | 第47-48页 |
5.3.3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强 | 第48-49页 |
5.3.4 产业价值链相对低端 | 第49页 |
5.3.5 尚未形成共享的集群文化 | 第49-50页 |
6 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6.1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第50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6.2.1 加强核心项目引进培育,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多核式发展 | 第50-51页 |
6.2.2 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支持配套企业本地化发展 | 第51-52页 |
6.2.3 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打造汽车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 第52-53页 |
6.2.4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汽车关联服务业 | 第53-54页 |
6.2.5 全面加强集群文化环境建设,努力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 第54页 |
6.3 政府角色定位及保障措施 | 第54-56页 |
7 结语 | 第56-57页 |
7.1 结论 | 第56页 |
7.2 局限性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