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身高和质量对下肢损伤参数的影响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行人损伤部位分布 | 第13-14页 |
1.4 行人安全法规 | 第14-17页 |
1.4.1 GTR 法规 | 第14-15页 |
1.4.2 欧洲法规 | 第15-17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下肢损伤生物力学 | 第19-24页 |
2.1 损伤生物力学基础 | 第19页 |
2.2 下肢损伤类型及机理 | 第19-22页 |
2.2.1 小腿损伤 | 第20-21页 |
2.2.2 膝部损伤 | 第21-22页 |
2.3 下肢损伤耐受极限 | 第22页 |
2.4 人体损伤评定等级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行人身高和体重对下肢损伤参数的影响 | 第24-41页 |
3.1 前言 | 第24-25页 |
3.2 多体动力学理论 | 第25-27页 |
3.3 多体模型建立 | 第27-31页 |
3.3.1 行人模型 | 第27-29页 |
3.3.2 汽车模型 | 第29-31页 |
3.4 汽车-行人碰撞仿真模型 | 第31页 |
3.5 试验参数设计 | 第31-32页 |
3.6 行人运动学响应和结果分析 | 第32-40页 |
3.6.1 行人运动学响应分析 | 第32-34页 |
3.6.2 下肢损伤参数分析 | 第34-39页 |
3.6.3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TRL小腿冲击器生物逼真度分析 | 第41-52页 |
4.1 前言 | 第41页 |
4.2 小腿冲击器的研究现状 | 第41-45页 |
4.2.1 TRL小腿冲击器 | 第42-43页 |
4.2.2 LSTC小腿冲击器 | 第43-44页 |
4.2.3 FLEX小腿冲击器 | 第44-45页 |
4.3 仿真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4.3.1 下肢有限元模型 | 第45-46页 |
4.3.2 碰撞仿真模型 | 第46-48页 |
4.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4.4.1 汽车中心轴线处碰撞结果 | 第48-49页 |
4.4.2 汽车吸能盒处碰撞结果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行人上身质量对TRL小腿冲击器的影响 | 第52-63页 |
5.1 前言 | 第52页 |
5.2 碰撞仿真模型 | 第52-53页 |
5.2.1 仿真参数设定 | 第52-53页 |
5.2.2 仿真试验设定 | 第53页 |
5.3 下肢运动学响应分析 | 第53-57页 |
5.3.1 汽车前部中心轴线处 | 第53-55页 |
5.3.2 汽车前部吸能盒处 | 第55-57页 |
5.4 下肢损伤参数分析和讨论 | 第57-62页 |
5.4.1 下肢胚骨加速度 | 第57-59页 |
5.4.2 下肢膝关节剪切位移 | 第59-60页 |
5.4.3 下肢膝关节弯曲角度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