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新修辞学中的听众理论及其对司法活动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一 新修辞学中“听众理论”的提出第11-13页
    (一) 新修辞学的产生和发展第11-12页
    (二) 佩雷尔曼新修辞学理论产生的社会价值第12-13页
二 听众理论简析第13-16页
    (一) 普遍听众第14-15页
    (二) 特殊听众第15-16页
    (三) 说话者本身----自我听众第16页
三 司法判决中的听众分类第16-21页
    (一) 法官第16-18页
        1、法官的听众第16-17页
        2、法官面临的听众类型是多样的第17-18页
    (二) 当事人第18页
    (三) 当事人的辩护人或代理人第18-19页
    (四) 关注该案的人第19-21页
        1、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第19-20页
        2、媒体作为修辞听众特点第20-21页
        3、改善媒体和法院的关系第21页
四 听众在司法判决中的体现第21-27页
    (一) 从听众的价值来考量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第22-24页
    (二) 听众的认同和接受是法官判决合理性的基础第24-25页
    (三) 听众是可以被说服的第25页
    (四) 听众是论证的裁判者第25-27页
五 听众理论中的论辩策略第27-29页
    (一) 法官在修辞中的论辩策略第27-28页
        1、法官应该充分听取当事人双方意见第27页
        2、法官的判决应该与社会大众达成共识第27-28页
        3、法官应该与当事人充分沟通第28页
    (二) 律师论辩的策略第28-29页
        1、从听众的角度出发第28页
        2、律师对论辩技巧的运用第28-29页
六 对听众理论的评价和回应第29-32页
    (一) “普遍听众”的定义本身是模糊不清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第30页
    (二) 听众理论如何使共识达成可能的问题上存在模糊性第30页
    (三) 听众理论的意义第30-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书目第33-3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间中介组织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薛华克诉燕娅娅油画侵权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