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的目的第12页
        1.1.3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9-2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主要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2章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第23-43页
    2.1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关概念第23-25页
        2.1.1 基础设施内涵第23-24页
        2.1.2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内涵第24-25页
    2.2 基础设施发展的特征第25-27页
        2.2.1 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第25页
        2.2.2 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投资规模巨大性第25-26页
        2.2.3 基础设施的发展收益具有非排他性第26页
        2.2.4 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非竞争性第26页
        2.2.5 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第26-27页
    2.3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现状第27-38页
        2.3.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第27-29页
        2.3.2 水利基础设施第29-30页
        2.3.3 能源基础设施第30-33页
        2.3.4 邮电通信基础设施第33-36页
        2.3.5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第36-37页
        2.3.6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第37-38页
    2.4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2.4.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2.4.2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9页
        2.4.3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2.4.4 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0页
        2.4.5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2.4.6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3-51页
    3.1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43-44页
        3.1.1 系统性原则第43页
        3.1.2 科学合理性原则第43页
        3.1.3 可获得性原则第43页
        3.1.4 典型性原则第43-44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50页
        3.2.1 指标体系的设计第44-47页
        3.2.2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说明第47-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择第51-61页
    4.1 综合评价思路第51-52页
    4.2 数据处理方法选择第52-55页
        4.2.1 数据处理方法的对比与选择第53页
        4.2.2 灰色预测法的计算步骤第53-55页
    4.3 评价相关方法的选择第55-60页
        4.3.1 分级方法的选择第55-56页
        4.3.2 权重赋值方法选择第56-58页
        4.3.3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58-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计算第61-79页
    5.1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第61-72页
        5.1.1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缺失数据处理第61-66页
        5.1.2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第66-70页
        5.1.3 分级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第70-72页
    5.2 评价结果分析第72-78页
        5.2.1 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3页
        5.2.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3-74页
        5.2.3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4-75页
        5.2.4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5-76页
        5.2.5 邮电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6页
        5.2.6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6-77页
        5.2.7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第77-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加快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的对策第79-87页
    6.1 黑龙江省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79-80页
    6.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0-81页
    6.3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1-82页
    6.4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2-83页
    6.5 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3页
    6.6 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3-84页
    6.7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第84-85页
    6.8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结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附录第99-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涟水县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拆迁矛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自梳女群体的当代媒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