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碧桂园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2.1 项目风险管理 | 第13-19页 |
2.1.1 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4-19页 |
2.2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2.2.1 财务指标法 | 第19-20页 |
2.2.2 层次分析法 | 第20-21页 |
2.2.3 敏感性分析法 | 第21-22页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泰安碧桂园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 | 第24-33页 |
3.1 项目简介 | 第24-25页 |
3.1.1 泰安碧桂园项目公司概况 | 第24页 |
3.1.2 泰安碧桂园项目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2 泰安碧桂园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第25-31页 |
3.2.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因素 | 第26-27页 |
3.2.2 施工准备阶段的风险因素 | 第27-29页 |
3.2.3 建设阶段的风险因素 | 第29-30页 |
3.2.4 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因素 | 第30-31页 |
3.3 碧桂园项目的风险识别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泰安碧桂园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 | 第33-41页 |
4.1 建立碧桂园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4.1.1 利用专家打分法对项目进行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4.1.2 建立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页 |
4.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各风险因素 | 第34-41页 |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4.2.2 确定指标的权重 | 第35-37页 |
4.2.3 碧桂园项目风险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第五章 泰安碧桂园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 第41-48页 |
5.1 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控制 | 第41-43页 |
5.1.1 加强市场调研 | 第41页 |
5.1.2 合理估算项目的各项费用 | 第41页 |
5.1.3 注重项目市场分析和预测 | 第41-42页 |
5.1.4 提高可行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第42页 |
5.1.5 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 第42-43页 |
5.2 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风险控制 | 第43-44页 |
5.2.1 合理比选项目的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5.2.2 选择合适的承包商 | 第44页 |
5.2.3 加强施工合同的管理 | 第44页 |
5.2.4 强化与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 第44页 |
5.3 项目建设阶段风险控制 | 第44-46页 |
5.3.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 第44-45页 |
5.3.2 按时支付工程款项 | 第45页 |
5.3.3 加强质量监控,控制质量风险 | 第45-46页 |
5.3.4 合理协调工期、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46页 |
5.4 项目经营管理阶段风险控制 | 第46-48页 |
5.4.1 准确掌握竞争对手的销售信息 | 第46页 |
5.4.2 认真解读政策 | 第46页 |
5.4.3 选择恰当的营销模式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