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

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流量控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 文章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入口匝道控制策略与方法分析第18-31页
    2.1 城市快速路特性第18页
    2.2 快速路匝道组合类型第18-21页
    2.3 匝道控制原理分析第21-22页
    2.4 评价指标第22-23页
    2.5 入口匝道控制策略与方法第23-29页
        2.5.1 入口匝道放行策略第23-24页
        2.5.2 控制策略分类第24-26页
        2.5.3 不同类型自适应匝道控制典型算法第26-29页
    2.6 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短时交通流预测第31-42页
    3.1 常用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第31-33页
        3.1.1 基于线性理论的方法第31-32页
        3.1.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方法第32-33页
    3.2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33-38页
        3.2.1 小波分析理论第33-34页
        3.2.2 小波神经网络第34-36页
        3.2.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第36-38页
    3.3 入口匝道短时交通量预测实例分析第38-42页
        3.3.1 数据采集第38页
        3.3.2 误差指标第38-39页
        3.3.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第39-42页
第4章 入口匝道控制研究第42-57页
    4.1 问题描述第42-44页
        4.1.1 匝道排队长度回溢第42-43页
        4.1.2 排队管理策略第43-44页
        4.1.3 控制滞后第44页
        4.1.4 入口匝道控制改进方法描述第44页
    4.2 算法改进第44-51页
        4.2.1 考虑可插入间隙的ALINEA临界占有率值标定第44-47页
        4.2.2 考虑排队的ALINEA算法模型改进第47-49页
        4.2.3 快速路匝道分级控制模型第49页
        4.2.4 通行能力与占有率阈值标定第49-50页
        4.2.5 仿真方法第50-51页
    4.3 实例分析第51-56页
        4.3.1 数据采集及通行能力计算第51页
        4.3.2 仿真模拟第51-53页
        4.3.3 临界占有率值标定方法第53-54页
        4.3.4 控制效果对比第54-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A 训练数据第64-68页
附录B 测试数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公交IC卡数据和GPS数据推断出行活动类型研究
下一篇:桥梁结构抗震减灾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