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点云与CAD模型比对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数字化比对检测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设计 | 第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2 技术设计 | 第20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散乱点云处理关键技术概述 | 第22-28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散乱点云的获取 | 第22-24页 |
2.3 散乱点云的曲面表示 | 第24-25页 |
2.4 散乱点云的处理与造型 | 第25-26页 |
2.5 散乱点云绘制算法 | 第26页 |
2.6 散乱点云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散乱点云尖锐特征提取与重建 | 第28-44页 |
3.1 概述 | 第28-30页 |
3.2 相关研究 | 第30-33页 |
3.2.1 基于网格曲面的尖锐特征提取 | 第30-31页 |
3.2.2 基于图像尖锐特征检测与提取 | 第31-32页 |
3.2.3 基于散乱点云的尖锐特征提取 | 第32-33页 |
3.3 平面曲率流简介 | 第33-34页 |
3.4 邻域获取与处理 | 第34-36页 |
3.4.1 基于K-D树的邻域搜索 | 第34-35页 |
3.4.2 邻域内最小生成树的构造与修剪 | 第35-36页 |
3.5 散乱点云法向估算与法向平滑 | 第36-39页 |
3.5.1 法向估算 | 第36-37页 |
3.5.2 法向平滑 | 第37-39页 |
3.6 散乱点云尖锐特征识别 | 第39-40页 |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3.8 散乱点云尖锐特征重建与讨论 | 第42-43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顾及尖锐特征点云与CAD模型坐标比对 | 第44-60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坐标比对简介 | 第44-46页 |
4.3 点云数据与CAD模型坐标比对 | 第46-48页 |
4.3.1 三维基准点法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4.3.2 应用实例 | 第47-48页 |
4.4 顾及尖锐特征点云与CAD模型坐标精准比对 | 第48-53页 |
4.4.1 ICP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8页 |
4.4.2 SVD法和四元数法 | 第48-50页 |
4.4.3 应用实例 | 第50-53页 |
4.5 顾及尖锐特征点云与CAD模型对应关系 | 第53-59页 |
4.5.1 半边数据结构简介 | 第53-54页 |
4.5.2 顾及尖锐特征与CAD模型的关系 | 第54-55页 |
4.5.3 点到面对应关系 | 第55-56页 |
4.5.4 点到边对应关系 | 第56-58页 |
4.5.5 点到点对应关系 | 第58页 |
4.5.6 应用实例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连续色斑图的偏差可视化表达 | 第60-62页 |
5.3 应用实例 | 第62页 |
5.4 测量系统支撑软件概述 | 第62-64页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