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1.1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4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技术线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工程变更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2.1 工程变更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1 国内外标准文件和文献研究对工程变更内涵的表述 | 第16页 |
2.1.2 工程变更的产生存在的前提条件 | 第16-17页 |
2.1.3 综述 | 第17页 |
2.2 工程变更的分类及评价 | 第17-19页 |
2.2.1 工程变更分类 | 第17-18页 |
2.2.2 对不同类型的工程变更分类的评价——以S开发区为例 | 第18-19页 |
2.3 工程变更的风险分析 | 第19-23页 |
2.3.1 风险的定义 | 第19页 |
2.3.2 风险的特点 | 第19-20页 |
2.3.3 风险的分类及影响因子 | 第20-21页 |
2.3.4 风险的识别 | 第21-22页 |
2.3.5 风险的控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S开发区工程变更与造价相关性分析 | 第23-58页 |
3.1 苏州s开发区工程项目变更管理的基本概况 | 第23-26页 |
3.1.1 S开发区概况 | 第23页 |
3.1.2 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 第23页 |
3.1.3 工程变更的管理模式 | 第23-24页 |
3.1.4 现行的工程变更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1.5 工程变更的审核权限 | 第26页 |
3.2 S开发区工程变更的数据分析 | 第26-32页 |
3.2.1 调查研究的数据样本 | 第26页 |
3.2.2 工程项目的分布情况 | 第26-32页 |
3.3 工程案例分析 | 第32-55页 |
3.3.1 工程案例的选取 | 第32页 |
3.3.2 工程案例的统计内容 | 第32页 |
3.3.3 工程实例中工程变更的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3.4 案例一 | 第33-40页 |
3.3.5 案例二 | 第40-47页 |
3.3.6 案例三 | 第47-50页 |
3.3.7 案例四 | 第50-52页 |
3.3.8 工程案例的综合分析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的对策 | 第58-68页 |
4.1 加强工程变更的阶段控制 | 第58-60页 |
4.1.1 加强项目实施前期的控制 | 第58-60页 |
4.1.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 第60页 |
4.2 加强对易发的工程变更类型的控制 | 第60-61页 |
4.2.1 减少变更的随意性 | 第60-61页 |
4.2.2 严控增加工程 | 第61页 |
4.2.3 严控材料价差的调整 | 第61页 |
4.2.4 严控方案调整 | 第61页 |
4.3 引入工程变更方案与造价的评价体系 | 第61-66页 |
4.3.1 可行性评价 | 第61-62页 |
4.3.2 必要性评价 | 第62-63页 |
4.3.3 风险性评价 | 第63-64页 |
4.3.4 准确性评价 | 第64-66页 |
4.4 优化后的工程变更流程图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图表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