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理论工具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二、网络反腐概述 | 第17-29页 |
(一)网络反腐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1.网络反腐概念 | 第17-18页 |
2.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含义 | 第18-19页 |
(二)网络反腐产生的原因和优势 | 第19-24页 |
1.网络反腐产生的原因 | 第19-22页 |
2.网络反腐的优势 | 第22-24页 |
(三)我国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 | 第24-29页 |
1.网络反腐的兴起时期(2003年-2007年) | 第25-26页 |
2.网络反腐的发展时期(2008年-2009年) | 第26-27页 |
3.网络反腐发展高潮期(2010年至今) | 第27-29页 |
三、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必要性与发展成效 | 第29-34页 |
(一)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1.网络反腐成为廉政体系的有效补充,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的现实要求 | 第29-30页 |
2.防止网络暴力的出现,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外在要求 | 第30-31页 |
3.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内在要求 | 第31页 |
4.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客观要求 | 第31-32页 |
5.使网络反腐有法可依,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必然趋势 | 第32页 |
(二)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成效 | 第32-34页 |
四、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发展困境及其原因 | 第34-41页 |
(一)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发展困境 | 第34-38页 |
1.网络反腐制度化存在的思想困境 | 第34-35页 |
2.网络反腐制度化存在的技术困境 | 第35-36页 |
3.网络反腐制度化的政策制度困境 | 第36-38页 |
(二)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8-41页 |
1.网络反腐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保障 | 第38-39页 |
2.网络反腐尚未完全进入制度化轨道 | 第39页 |
3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性导致管理困难 | 第39-40页 |
4.网络监督的压力有限,权威性不强 | 第40页 |
5.网络反腐缺乏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40-41页 |
五、实现我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建设路径 | 第41-48页 |
(一)培育良性反腐心态,为网络反腐制度化提供思想保障 | 第41-42页 |
1.培养网民理性参与意识 | 第41页 |
2.提高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 第41-42页 |
(二)推进科技创新,为网络反腐制度化提供技术保障 | 第42-44页 |
1.搭建网络反腐电子平台,加强国家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 | 第42-43页 |
2.组建专业网络反腐队伍,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汲取和反馈系统 | 第43页 |
3.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扩大网络反腐参与主体 | 第43-44页 |
(三)完善配套政策建设,为网络反腐制度化提供制度保障 | 第44-46页 |
1.加强网络反腐立法,健全网络反腐法律机制 | 第44-45页 |
2.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厉打击网络反腐中的不法行为 | 第45页 |
3.建立举报人支持和保护制度,赋予舆情合法化“出口” | 第45页 |
4.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网民反腐积极性 | 第45-46页 |
(四)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为网络反腐制度化提供群众基础 | 第46-48页 |
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第46页 |
2.贯彻落实财产申报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46-47页 |
3.加强廉政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监督效能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