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柑桔类病虫害论文

湖北柑橘园蚜虫及其天敌发生动态和互作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2页
    1 柑橘园蚜虫简介第11-16页
        1.1 柑橘园蚜虫种类第11-12页
        1.2 寄主与为害第12-13页
        1.3 生态学特性第13-14页
        1.4 综合防治第14-16页
    2 影响种群发生动态因素的研究第16-17页
    3 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研究进展第17-20页
        3.1 天敌与害虫相关性研究第17-18页
        3.2 捕食作用分析研究第18-19页
        3.3 寄生性天敌与寄主的相互作用研究第19-20页
    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4.1 湖北柑橘园主要蚜虫种类—形态、分子鉴定第20页
        4.2 本地主要蚜虫发生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第20页
        4.3 蚜虫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及其与蚜虫发生的相关性第20页
        4.4 寄生蜂种类以及与蚜虫的相互作用第20-21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页
    6. 技术路线第21页
    7 本课题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湖北柑橘园蚜虫发生种类第22-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1.1 材料第23-24页
            1.1.1 采集地点第23页
            1.1.2 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3-24页
        1.2 方法第24-28页
            1.2.1 采样方法第24页
            1.2.2 形态观察第24-25页
            1.2.3 单头蚜虫基因组DNA提取第25页
            1.2.4 COI基因序列的扩增第25-26页
            1.2.5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第26-27页
            1.2.6 目的片段与载体链接第27页
            1.2.7 转化第27-28页
            1.2.8 阳性克隆鉴定和测序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2.1 形态学鉴定蚜虫种类第28-30页
        2.2 湖北柑橘园蚜虫形态鉴定检索表第30-31页
        2.3 分子鉴定结果第31-34页
            2.3.1 单头蚜虫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第31-32页
            2.3.2 COI基因片段扩增、纯化及克隆第32-33页
            2.3.3 测序结果及分析第33-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湖北柑橘园蚜虫发生规律第35-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1.1 供试地点第35页
        1.2 供试田间条件第35-36页
        1.3 监测方法第36页
        1.4 数据处理第36-37页
            1.4.1 蚜虫优势种分析方法第36-37页
            1.4.2 蚜虫发生动态分析第37页
            1.4.3 气候因子对蚜虫数量变化影响的分析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5页
        2.1 蚜虫优势度及发生动态分析第37-43页
        2.2 环境因子对蚜虫发生动态的影响第43-4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5-46页
第四章 蚜虫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以及对蚜虫的控制作用第46-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页
        1.1 调查方法第46页
        1.2 数据处理第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2.1 蚜虫捕食性天敌种类第46-48页
        2.2 天敌发生动态第48-50页
        2.3 捕食性天敌与蚜虫的相关性第50-5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3-54页
第五章 蚜虫寄生蜂种类及发生动态第54-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54页
        1.2 采样方法、保存第54-55页
        1.3 形态鉴定第55页
        1.4 资料整理第55页
        1.5 数据处理第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2.1 本地蚜虫寄生蜂种类第55-56页
        2.2 柑橘蚜虫寄生蜂检索表第56-57页
        2.3 寄生蜂发生动态第57-5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4页
    1. 总结第61-62页
    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3页
致谢第73-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Q型烟粉虱侵染下550份棉花抗感材料的筛选和鉴定
下一篇:灰葡萄孢致病和菌核形成相关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