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引江济太”对贡湖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影响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太湖引水原因第9-10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3页
        1.3.1 引水期和非引水期长江-望虞河-贡湖氮、磷含量沿程和时间变化第10-11页
        1.3.2 引水期和非引水期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的空间和季节迁移和转化规律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8页
    2.1 国内引水工程研究第13-14页
    2.2 国外引水研究第14页
    2.3 太湖水污染现状第14-16页
    2.4 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研究进展第16-18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法第18-25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18页
    3.2 采样点设置第18-20页
    3.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20页
    3.4 实验方法第20-25页
        3.4.1 水质参数的测定第20-21页
        3.4.2 水体中不同形态N、P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3.4.3 悬浮颗粒物中的磷形态测定第22-25页
第四章 引水前后长江-望虞河-贡湖水体中各形态氮、磷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第25-48页
    4.1 引水期水体各形态氮、磷含量的季节和空间变化第25-35页
        4.1.1 2013年具体引水情况第25页
        4.1.2 两次引水期各形态N含量和百分含量变化第25-32页
        4.1.3 两次引水期各形态P含量和百分含量变化第32-35页
    4.2 非引水期水体中氮、磷含量季节和空间变化第35-42页
        4.2.1 2014年引水情况第35-36页
        4.2.2 非引水期各形态N含量变化第36-40页
        4.2.3 非引水期各形态P含量变化第40-42页
    4.3 贡湖主要水源地氮、磷含量变化第42-47页
        4.3.1 水源地各形态N含量空间变化特征第42-43页
        4.3.2 水源地各形态N含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引水对其影响分析第43-44页
        4.3.3 水源地各形态P含量空间变化特征第44-45页
        4.3.4 水源地各形态P含量季节变化特征及引水对其影响分析第45-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引水前后长江-望虞河-贡湖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的研究第48-63页
    5.1 引水期悬浮颗粒物磷形态含量的季节和空间特征第48-50页
    5.2 引水期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组成的季节和空间特征第50-52页
    5.3 非引水期悬浮颗粒物磷形态含量的季节和空间特征第52-54页
    5.4 非引水期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组成的季节和空间特征第54-56页
    5.5 悬浮颗粒物中各形态磷的影响因子分析第56-61页
    5.6 主要水源地悬浮颗粒物磷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其水质影响特征分析第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主要结果与展望第63-65页
    主要结果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对银纳米颗粒的去除及其过程中的膜污染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输变电工程前期环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