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和光合生理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对大豆耐旱性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2.1 干旱对大豆根系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2 干旱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3 干旱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2.3.1 根系性状 | 第16-17页 |
2.3.2 光合指标 | 第17页 |
2.3.3 荧光参数 | 第17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7-1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7页 |
3.1 根系性状 | 第18-35页 |
3.1.1 根长 | 第18-20页 |
3.1.2 根表面积 | 第20-23页 |
3.1.3 根直径 | 第23-25页 |
3.1.4 根体积 | 第25-27页 |
3.1.5 根尖数 | 第27-29页 |
3.1.6 根干重 | 第29-32页 |
3.1.7 根冠比 | 第32-34页 |
3.1.8 根系活力 | 第34-35页 |
3.2 光合指标 | 第35-40页 |
3.2.1 光合速率 | 第35-36页 |
3.2.2 气孔导度 | 第36-38页 |
3.2.3 胞间CO_2浓度 | 第38-39页 |
3.2.4 蒸腾速率 | 第39-40页 |
3.3 荧光参数 | 第40-47页 |
3.3.1 最大光化学效率 | 第40-41页 |
3.3.2 实际量子效率 | 第41-42页 |
3.3.3 光化学猝灭系数 | 第42-44页 |
3.3.4 非光化学猝灭系数 | 第44-45页 |
3.3.5 电子传递速率 | 第45-4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4.1 结论 | 第47-48页 |
4.1.1 根系性状 | 第47-48页 |
4.1.2 光合指标 | 第48页 |
4.1.3 荧光参数 | 第48页 |
4.2 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