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传播中符号化记忆的传媒干预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事件的实地调研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理论与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目标、思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案例介绍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案例介绍 | 第15页 |
1.4.2 案例调研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理论依据与概念阐释 | 第17-20页 |
1.5.1 塔西佗陷阱理论 | 第17-18页 |
1.5.2 符号资本理论 | 第18页 |
1.5.3“符号化记忆”的概念阐释 | 第18-20页 |
2 环境传播中符号化记忆的特征 | 第20-25页 |
2.1 便宜性:简捷启发认知下的经验填充 | 第20-21页 |
2.2 可塑性:符号意义争夺下的印象漂移 | 第21-23页 |
2.3 代际性:社会偏见固化下的集体记忆 | 第23-25页 |
3 符号化记忆下的认知风险泛化 | 第25-31页 |
3.1 符号资本背后的话语权力博弈 | 第25-27页 |
3.2 风险重现导致的邻避效应凸显 | 第27-29页 |
3.3 标签反讽引发的刻板印象升级 | 第29-31页 |
4 符号化记忆的传媒纾解策略 | 第31-35页 |
4.1 参与式民主解构对立立场 | 第31-32页 |
4.2 还原事件语境净化舆论生态 | 第32-33页 |
4.3 重塑权威合法性符号资本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5页 |
关于修改PX百度词条的态度调查问卷 | 第39-42页 |
访谈提纲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