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3-21页
    2.1 疲劳理论第13页
    2.2 作业疲劳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2.3 作业疲劳相关研究第14-19页
        2.3.1 国外作业疲劳研究现状第14-16页
        2.3.2 国内作业疲劳研究现状第16-19页
    2.4 作业疲劳评价方法第19-21页
第3章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第21-35页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1页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21-24页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4-35页
        3.3.1 指标权重的调研第24-25页
        3.3.2 层次分析法第25-30页
        3.3.3 指标权重的计算第30-35页
第4章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模型构建第35-38页
    4.1 作业疲劳度模糊综合评价法第35-37页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第35-36页
        4.1.2 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第36页
        4.1.3 模糊关系第36-37页
    4.2 作业疲劳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第37-38页
第5章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研究第38-46页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第38页
    5.2 描述性统计第38-40页
    5.3 作业疲劳度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第40-41页
        5.3.1 信度检验第40页
        5.3.2 效度检验第40-41页
    5.4 测评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5.4.1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结果第41-44页
        5.4.2 商业银行柜员作业疲劳度测评结果分析第44页
    5.5 对策和建议第44-4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46页
    6.2 研究展望第46-48页
致谢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53-54页
附录第54-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审计的公司IPO溢价效应研究
下一篇:超额存款准备金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研究--以非自愿性超额存款准备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