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0.2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0.2.1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0.2.2 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1-12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0.4 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 第13-17页 |
1.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3页 |
1.2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成藏条件及典型油藏原油特征 | 第17-24页 |
2.1 柴达木盆地西部成藏条件 | 第17-19页 |
2.1.1 烃源岩特征 | 第17页 |
2.1.2 储层特征 | 第17-18页 |
2.1.3 储盖组合模式 | 第18-19页 |
2.2 典型油藏原油特征 | 第19-24页 |
2.2.1 物性特征 | 第19页 |
2.2.2.原油族组成 | 第19-20页 |
2.2.3.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20-24页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成藏期次分析 | 第24-36页 |
3.1 柴西典型油藏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24-28页 |
3.1.1 包裹体的类型 | 第24-27页 |
3.1.2 包裹体的产状 | 第27-28页 |
3.2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 第28-31页 |
3.3 包裹体的光谱特征 | 第31-34页 |
3.3.1 包裹体荧光光谱特征 | 第31-34页 |
3.3.2 包裹体的红外光谱特征 | 第34页 |
3.4 成藏期次划分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成藏过程分析 | 第36-55页 |
4.1 Petromod简介 | 第36-39页 |
4.1.1 模拟流程简介 | 第36页 |
4.1.2 Block技术 | 第36-37页 |
4.1.3 Teclink技术 | 第37-39页 |
4.2 典型油藏的一维数值模拟和成藏时间的确定 | 第39-43页 |
4.2.1 红柳泉和英东的一维数值模拟 | 第39-43页 |
4.2.2 成藏时间的确定 | 第43页 |
4.3 典型油藏的二维数值模拟 | 第43-48页 |
4.3.1 红柳泉二维数值模拟 | 第44-46页 |
4.3.2 英东二维数值模拟 | 第46-48页 |
4.4 典型油藏成藏过程分析 | 第48-55页 |
4.4.1 红柳泉油藏成藏过程 | 第48-52页 |
4.4.2 英东油藏成藏过程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