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中易地交易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1-15页 |
1.2.3 研究综述小结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论文结构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论文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简述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耕地占补平衡 | 第19页 |
2.1.2 易地交易 | 第19-20页 |
2.1.3 易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的交易主体 | 第20页 |
2.1.4 易地交易的实质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博弈论的原理和方法 | 第21-22页 |
2.2.2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江西省耕地占补和易地交易现状分析 | 第24-37页 |
3.1 江西省耕地状况 | 第24-29页 |
3.1.1 江西省土地利用状况 | 第24-27页 |
3.1.2 江西省耕地占补状况 | 第27-29页 |
3.2 江西省易地交易的实例分析 | 第29-34页 |
3.2.1 国内易地交易现状 | 第29-30页 |
3.2.2 江西省易地交易实例 | 第30-32页 |
3.2.3 江西省易地交易实例分析 | 第32-34页 |
3.3 江西省易地交易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易地交易中交易双方的行为研究 | 第37-53页 |
4.1 易地交易的交易主体分析 | 第37-39页 |
4.1.1 易地交易中交易主体的特征 | 第37-38页 |
4.1.2 易地交易的产生条件 | 第38-39页 |
4.2 易地交易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39-44页 |
4.2.1 易地交易的外部性 | 第39-40页 |
4.2.2 易地交易中双方的收益成本分析 | 第40-43页 |
4.2.3 M地区自身占补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3-44页 |
4.2.4 易地交易和自身占补的纯收益分析 | 第44页 |
4.3 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4.3.1 易地交易博弈模型假设 | 第44-46页 |
4.3.2 易地交易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4.4 均衡分析 | 第47-52页 |
4.4.1 均衡点分析 | 第48-49页 |
4.4.2 交易达成的均衡分析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江西省易地交易有关建议 | 第53-56页 |
5.1 易地交易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53-54页 |
5.2 改善易地交易现状的有关建议 | 第54-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