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1综放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41页 |
2.1 工作面开采概况 | 第24页 |
2.2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 | 第24-37页 |
2.2.1 地面探查 | 第24页 |
2.2.2 井下瞬变电磁探测 | 第24-25页 |
2.2.3 音频电透视探测成果分析 | 第25-27页 |
2.2.4 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 | 第27-37页 |
2.3 工作面地质条件 | 第37页 |
2.4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第37-41页 |
2.4.1 含水层 | 第37-39页 |
2.4.2 断层含、导水性 | 第39页 |
2.4.3 地面钻孔封孔情况 | 第39-40页 |
2.4.4 4101工作面采空区积水 | 第40页 |
2.4.5 工作面充水特点 | 第40-41页 |
第三章 9101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 | 第41-53页 |
3.1 煤层顶底板岩性组成与厚度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3.1.1 顶底板岩性特征 | 第41页 |
3.1.2 9煤层距奥灰顶界面间距 | 第41-42页 |
3.2 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第42-45页 |
3.2.1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第42页 |
3.2.2 岩石质量指标 | 第42-45页 |
3.3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 第45页 |
3.4 顶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第45-46页 |
3.4.1 顶板岩体结构特征 | 第45页 |
3.4.2 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第45-46页 |
3.5 微观成分特征测试与阻隔水特征分析 | 第46-53页 |
3.5.1 X射线衍射实验 | 第46-48页 |
3.5.2 电镜扫描实验 | 第48-51页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第四章 9101工作面水患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53-69页 |
4.1 4101工作面采空区积水 | 第53-54页 |
4.1.1 采空区积水的富水性 | 第53页 |
4.1.2 采空区积水与其它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 第53页 |
4.1.3 采空区积水突水危险性评价 | 第53-54页 |
4.2 9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 | 第54-55页 |
4.2.1 工作面顶底板砂岩赋水区分布情况 | 第54-55页 |
4.2.2 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突水危险性评价 | 第55页 |
4.3 9煤底板奥灰水 | 第55-61页 |
4.3.1 奥灰含隔水层特征和水压 | 第55页 |
4.3.2 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 | 第55-61页 |
4.4 断层对工作面开采影响 | 第61-69页 |
4.4.1 断层含导水性分析 | 第61页 |
4.4.2 工作面采动断层活化特征 | 第61页 |
4.4.3 断层面活化过程 | 第61-62页 |
4.4.4 影响断层活化突水的因素 | 第62-63页 |
4.4.5 FLAC3D模拟断层活化的影响 | 第63-69页 |
第五章 工作面开采涌水量预计与排水系统设计 | 第69-75页 |
5.1 涌水量预计 | 第69-73页 |
5.1.1 工作面涌水组成 | 第69页 |
5.1.2 涌水量计算方法 | 第69-71页 |
5.1.3 工作面回采涌水量预计 | 第71-72页 |
5.1.4 涌水量计算结果评述 | 第72-73页 |
5.2 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 | 第73-75页 |
5.2.1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 第73-74页 |
5.2.2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 第74-75页 |
第六章 防治水安全性评价及对策研究 | 第75-79页 |
6.1 工作面开采安全性评价依据 | 第75-77页 |
6.1.1 工作面安全开采条件 | 第75页 |
6.1.2 安全性评价依据与技术标准 | 第75-76页 |
6.1.3 工作面开采安全条件评价 | 第76页 |
6.1.4 评价结果 | 第76-77页 |
6.2 9101工作面安全开采对策研究 | 第77-79页 |
6.2.1 验证9101工作面顶板异常区 | 第77页 |
6.2.2 回采期间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 第77-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7.1 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