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SBS改性剂的发展史 | 第11页 |
| 1.2.2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8页 |
| 1.3.1 工程背景 | 第14-15页 |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材料选择和间歇式拌合站工艺流程介绍 | 第18-30页 |
| 2.1 S混凝土组成和材料选择 | 第18-26页 |
| 2.2 沥青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 | 第26-27页 |
| 2.3 玛连尼4000型间歇式拌和机原理及工艺流程 | 第27-28页 |
| 2.4 沥青混合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S混凝土目标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30-50页 |
| 3.1 沥青混凝土质量分析 | 第30-31页 |
| 3.2 传统目标配合比设计原理及特点 | 第31-33页 |
| 3.3 矿料级配范围优化 | 第33-43页 |
| 3.3.1 配合比优化的正交实验原理 | 第34页 |
| 3.3.2 正交试验设计步骤 | 第34-43页 |
| 3.4 S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 第43-44页 |
| 3.5 S混凝土沥青最佳用量 | 第44-4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S沥青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 第50-72页 |
| 4.1 生产过程级配的控制 | 第50-61页 |
| 4.1.1 冷料储存管理措施 | 第50-52页 |
| 4.1.2 冷料输送参数设定和管理措施 | 第52-56页 |
| 4.1.3 二次筛分筛孔参数设定 | 第56-60页 |
| 4.1.4 集料计量精度控制措施 | 第60-61页 |
| 4.2 温度控制 | 第61-65页 |
| 4.2.1 矿料加热温度控制措施 | 第62-63页 |
| 4.2.2 沥青加热温度控制改进方法 | 第63-64页 |
| 4.2.3 拌合温度控制措施 | 第64-65页 |
| 4.2.4 沥青混合料成品温度控制措施 | 第65页 |
| 4.3 沥青混合料其余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 第65-68页 |
| 4.3.1 拌合控制措施 | 第66-67页 |
| 4.3.2 员工素质控制和改进措施 | 第67页 |
| 4.3.3 生产环境控制和改善措施 | 第67-68页 |
| 4.4 铺筑试铺路段检验结果 | 第68-6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 第五章 远程监控应用 | 第72-84页 |
| 5.1 实施远程控制意义和原理 | 第72-73页 |
| 5.2 移动平均控制原理 | 第73-75页 |
| 5.3 温度实施动态监控试验 | 第75-76页 |
| 5.4 沥青含量实施动态监控界限 | 第76-77页 |
| 5.5 级配实施动态监控界限 | 第77-82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