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1.1 镁碳质耐火材料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 镁碳耐火材料的性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2.1 镁碳耐火材料的性质 | 第12页 |
1.2.2 镁碳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用新型结合剂 | 第13-16页 |
1.3.1 纳米催化剂改性结合剂 | 第13-15页 |
1.3.2 有机物改性结合剂 | 第15页 |
1.3.3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结合剂 | 第15-16页 |
1.4 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的基质优化研究 | 第16-19页 |
1.4.1 镁砂临界粒度的调整 | 第16-17页 |
1.4.2 纳米材料的引入 | 第17页 |
1.4.3 原位生成MgO晶须及碳纳米管等增韧材料 | 第17-19页 |
1.5 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用高效抗氧化剂研究 | 第19-23页 |
1.5.1 单一抗氧化剂的应用 | 第19-21页 |
1.5.2 组合抗氧化剂的应用 | 第21-23页 |
1.6 碳的取代及其对碳复合耐火材料的影响 | 第23-24页 |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MgO晶须的催化制备研究 | 第26-50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2 实验配比 | 第26-27页 |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7页 |
2.2.4 实验过程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9页 |
2.3.1 热力学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对MgO晶须生成的影响 | 第29-33页 |
2.3.3 铝粉加入量对MgO晶须生成的影响 | 第33-38页 |
2.3.4 石墨加入量对MgO晶须生成的影响 | 第38-43页 |
2.3.5 热处理温度对MgO晶须生成的影响 | 第43-47页 |
2.3.6 MgO晶须的显微结构及生长机理分析 | 第47-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ZrB_2-Si C/MgO-C复合低碳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50-67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2.1 实验原料及配比 | 第50-51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5页 |
3.3.1 ZrB_2 :SiC比例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59页 |
3.3.2 ZrB_2-SiC复合粉体加入量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ZrB_2-SiC/MgO-C复合低碳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研究 | 第67-78页 |
4.1 引言 | 第67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67-68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76页 |
4.3.1 ZrB_2 :SiC配比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热震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2 ZrB_2-SiC复合粉体加入量对低碳镁碳耐火材料热震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3 ZrB_2-SiC/MgO-C低碳耐火材料在氧化气氛中的热震性能 | 第70-72页 |
4.3.4 ZrB_2-SiC/MgO-C低碳耐火材料抗热震参数计算 | 第72-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ZrB_2-Si C/MgO-C复合低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能与抗渣性能研究 | 第78-88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试样制备及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5.2.1 氧化实验 | 第78-79页 |
5.2.2 抗渣实验 | 第79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7页 |
5.3.1 氧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5页 |
5.3.2 抗渣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99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