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摩擦与磨损论文

对摩材料表面品质相似度与摩擦系数关系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摩擦学与摩擦学建模简介第15-18页
        1.2.1 摩擦学定义第15-16页
        1.2.2 摩擦学的概述第16页
        1.2.3 国内外摩擦学发展史回顾第16-17页
        1.2.4 摩擦学建模研究现状简介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第18页
    1.4 本文结构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统计处理方法第20-25页
    2.1 聚类分析简介第20-21页
    2.2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第21-23页
    2.3 数据的标准化第23-24页
    2.4 相关系数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表面品质相似度计算模型第25-31页
    3.1 摩擦学中的相互耦合现象研究第25-28页
        3.1.1 最优表面粗糙度第25-27页
        3.1.2 摩擦表面品质系统性第27-28页
    3.2 表面品质相似程度的模糊性第28-29页
    3.3 运算模型建立第29-30页
        3.3.1 集合建立第29页
        3.3.2 数据标准化和相似度公式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1-63页
    4.1 实验准备第31-37页
        4.1.1 试样选材第31页
        4.1.2 实验中选择的因素参数第31-32页
        4.1.3 试件的制备第32-34页
        4.1.4 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制备条件第34页
        4.1.5 Ra和Ramax的测量第34-36页
        4.1.6 摩擦实验设备第36-37页
    4.2 实验步骤第37-42页
        4.2.1 试件的选材第37-38页
        4.2.2 试件加工过程第38页
        4.2.3 表面粗糙度测量过程第38-39页
        4.2.4 摩擦实验过程第39-42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42-62页
        4.3.1 实验一 以201钢为对比基准第42-48页
        4.3.2 实验二 以6061铝为对比基准第48-53页
        4.3.3 实验三 以白pom为对比基准第53-58页
        4.3.4 实验四 八种材料相互对磨样本第58-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环减速器力学性能研究及结构参数优化
下一篇:机械热变形测量系统及其误差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