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的筹资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理事会职能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第14页
        1.2.2 关联理事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4-16页
        1.2.3 关联理事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筹资效应的理论分析第20-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高校教育基金会第20-21页
        2.1.2 关联理事第21页
    2.2 资源依赖理论第21-23页
        2.2.1 资源依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21-22页
        2.2.2 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第22页
        2.2.3 组织资源依赖与关联理事第22-23页
    2.3 社会网络理论第23-26页
        2.3.1 社会网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3-24页
        2.3.2 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观点第24-25页
        2.3.3 社会网络与关联理事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与现状第26-36页
    3.1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历程第26-28页
        3.1.1 萌芽时期第26页
        3.1.2 成长时期第26-27页
        3.1.3 转型时期第27-28页
    3.2 高校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的基本特征第28-29页
        3.2.1 理事会规模与构成第28-29页
        3.2.2 基金会与校友会的关联设置第29页
    3.3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筹资现状第29-36页
        3.3.1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筹资环境第29-31页
        3.3.2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筹资困境第31-36页
第4章 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筹资效应的模型构建第36-46页
    4.1 研究假设第36-38页
        4.1.1 关联理事特征的测量第36页
        4.1.2 关联理事特征与筹资能力第36-38页
    4.2 研究设计第38-41页
        4.2.1 样本和数据第38页
        4.2.2 相关变量说明第38-41页
    4.3 实证检验第41-44页
        4.3.1 描述性统计第41-42页
        4.3.2 回归分析第42-44页
    4.4 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筹资效应的分组检验第44-45页
    4.5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第45-46页
第5章 优化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筹资效应的建议第46-50页
    5.1 高校教育基金会去行政化第46-47页
    5.2 完善高校教育基金会关联理事激励机制第47-48页
    5.3 健全高校教育基金会理事会结构第48页
    5.4 促进高校教育基金会执行层专业化第48-50页
结论第50-53页
    1.主要研究成果第50-51页
    2.启示第51页
    3.不足之处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之学科差异研究
下一篇:高校招标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