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1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概述 | 第14-17页 |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微卫星DNA标记多态性分析的特点 | 第14-17页 |
·微卫星DNA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而均匀 | 第14-15页 |
·微卫星DNA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信息量 | 第15页 |
·微卫星DNA标记呈共显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第15-16页 |
·微卫星DNA标记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通用性好 | 第16页 |
·对DNA样品的质量要求不高 | 第16页 |
·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 | 第16-17页 |
2 微卫星DNA标记的筛选方法 | 第17-21页 |
·生物信息学法 | 第17-18页 |
·种间转移扩增法 | 第18页 |
·RAPD富集法 | 第18-19页 |
·直接文库筛选法 | 第19页 |
·引物法富集微卫星 | 第19-20页 |
·单引物延伸富集法 | 第19页 |
·基于锚定PCR技术的方法 | 第19-20页 |
·杂交法富集微卫星 | 第20-21页 |
·尼龙膜法 | 第20页 |
·磁珠杂交法 | 第20-21页 |
3 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 第21-27页 |
·物种遗传多样性检测及鉴定 | 第22-23页 |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亲子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5-26页 |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分析 | 第26-27页 |
·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 | 第27页 |
4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带鱼微卫星DNA标记的开发及多态位点的筛选 | 第29-55页 |
1 引言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5页 |
·实验样品 | 第30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31-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6页 |
·带鱼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多态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 第36-45页 |
·基因组DNA的酶切 | 第36-37页 |
·接头的制备及连接 | 第37页 |
·连接产物预扩增 | 第37-38页 |
·连接产物的二次扩增及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38-39页 |
·扩增产物与生物素探针杂交 | 第39-40页 |
·磁珠杂交及洗脱 | 第40页 |
·洗脱片段的扩增及扩增产物的纯化 | 第40-41页 |
·富集片段的克隆 | 第41-42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测序 | 第42-43页 |
·序列特征分析及微卫星引物设计 | 第43页 |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 第43-44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第44-45页 |
·银染 | 第45页 |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45-4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6-53页 |
·带鱼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46页 |
·带鱼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第46-47页 |
·预扩产物的检测 | 第47-48页 |
·二次扩增产物的回收纯化结果 | 第48-49页 |
·洗脱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纯化结果 | 第49页 |
·阳性克隆鉴定结果 | 第49-50页 |
·微卫星引物设计结果 | 第50-52页 |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筛选结果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第三章 SSR标记在牙鲆亲本遗传距离与后代生长速度相关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55-64页 |
1 引言 | 第55-5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6-58页 |
·实验鱼群体 | 第56页 |
·微卫星DNA标记 | 第56-58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牙鲆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8页 |
·PCR反应 | 第58页 |
·扩增产物检测 | 第58-5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基因组DNA的电泳检测结果 | 第59页 |
·32尾牙鲆亲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9-61页 |
·牙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后代生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2页 |
4 讨论 | 第62-64页 |
第四章 SSR标记在牙鲆家系鉴定和亲子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 第64-73页 |
1 引言 | 第64-6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鱼群体 | 第65页 |
·微卫星DNA标记 | 第6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66页 |
·微卫星分析 | 第66-67页 |
·数据分析 | 第6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67-68页 |
·家系鉴别 | 第68-69页 |
·九个牙鲆家系的亲子关系分析 | 第69-71页 |
4 讨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