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我国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表现 | 第12-18页 |
一、司法解释泛立法化概述 | 第12-14页 |
(一) 司法解释定义 | 第12-13页 |
(二)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内涵 | 第13-14页 |
一、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形式表现 | 第14-15页 |
(一) 司法解释总量泛滥 | 第14页 |
(二) 司法解释条文数量超越法典 | 第14-15页 |
三、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内容表现 | 第15-16页 |
(一) 司法解释整体僭越立法权 | 第15页 |
(二) 司法解释权限性僭越立法权 | 第15-16页 |
(三) 司法解释内容与立法相矛盾 | 第16页 |
四、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效力表现 | 第16-18页 |
(一) 将司法解释效力视同法律效力 | 第16-17页 |
(二) 司法解释适用于审结前的案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成因 | 第18-21页 |
一、历史与现实成因 | 第18-19页 |
(一)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历史成因 | 第18-19页 |
(二)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现实成因 | 第19页 |
一、体制与制度成因 | 第19-21页 |
(一)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体制成因 | 第19-20页 |
(二)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制度成因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两难困境 | 第21-24页 |
一、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现实有用性 | 第21-22页 |
(一) 及时反映社会问题 | 第21页 |
(二) 将法律问题具体化 | 第21页 |
(三) 成为法律功能的延伸 | 第21-22页 |
(四) 帮助完善法律 | 第22页 |
一、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的弊端及危害 | 第22-24页 |
(一)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混淆了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界限 | 第22-23页 |
(二) 破坏了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 第23页 |
(三) 司法解释泛立法化违背立法原意和法治精神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司法解释泛立法化现象的修正 | 第24-31页 |
一、加强立法和立法解释 | 第24-26页 |
(一) 明确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界限 | 第24-25页 |
(二) 将泛立法化的司法解释纳入立法 | 第25页 |
(三) 完善立法解释 | 第25-26页 |
二、强化案例指导制度 | 第26页 |
(一) 案例指导制度概况 | 第26页 |
(二) 我国如何加强案例指导制度 | 第26页 |
三、加强对司法解释的审查 | 第26-27页 |
(一) 备案审查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 第26-27页 |
(二) 加强立法解释对司法解释的审查 | 第27页 |
四、出台《法律解释法》 | 第27-31页 |
(一) 出台《法律解释法》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二) 出台《法律解释法》的可能性 | 第28-29页 |
(三) 《法律解释法》具体设想 | 第29-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