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1.1 前言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30页 |
1.2.1 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力学响应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3 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1.2.4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模型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32-43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冲击荷载作用下淤泥土固结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 第33-42页 |
2.2.1 试验装置与冲击加载系统 | 第33页 |
2.2.2 模型试验设计 | 第33-36页 |
2.2.3 试验结果及固结效果分析 | 第36-4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静动真三轴系统及试验方法 | 第43-51页 |
3.1 概述 | 第43页 |
3.2 SPAX-2000改进型静动真三轴系统简介 | 第43-46页 |
3.2.1 系统组成 | 第43-45页 |
3.2.2 主要功能 | 第45页 |
3.2.3 主要性能参数 | 第45-46页 |
3.3 静动真三轴试验的误差讨论 | 第46-47页 |
3.3.1 橡皮膜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孔隙水压力测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 淤泥土样制备及物理参数指标 | 第47页 |
3.5 试验步骤 | 第47-50页 |
3.5.1 试样的制备 | 第48-49页 |
3.5.2 反压饱和 | 第49页 |
3.5.3 试样固结 | 第49-50页 |
3.5.4 试样冲击 | 第50页 |
3.5.5 压缩剪切 | 第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三轴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51-82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三轴试验方案 | 第51-52页 |
4.3 冲击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75页 |
4.3.1 q-p关系 | 第52-57页 |
4.3.2 q/p-体应变关系 | 第57-62页 |
4.3.3 体应变-轴向应变关系 | 第62-67页 |
4.3.4 偏应力-轴向应变关系 | 第67-75页 |
4.4 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4.4.1 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4.4.2 真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五章 本构模型研究及计算对比 | 第82-93页 |
5.1 概述 | 第82页 |
5.2 饱和淤泥土修正剑桥模型 | 第82-87页 |
5.2.1 修正剑桥模型的推导 | 第83-84页 |
5.2.2 修正剑桥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拟合 | 第84-86页 |
5.2.3 本构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第86-87页 |
5.3 有限特征比本构关系基本理论及计算对比 | 第87-91页 |
5.3.1 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简介 | 第87-89页 |
5.3.2 模型参数确定 | 第89-90页 |
5.3.3 饱和淤泥土有限特征比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90-91页 |
5.4 修正剑桥模型与有限特征比模型的比较分析 | 第91-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