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多电平逆变器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1-14页 |
1.1.1 多电平逆变器的定义 | 第11-12页 |
1.1.2 多电平逆变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2-14页 |
1.2 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14-21页 |
1.2.1 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 | 第15-16页 |
1.2.2 电容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 | 第16-17页 |
1.2.3 ANPC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 | 第17-19页 |
1.2.4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 | 第19-20页 |
1.2.5 通用型多电平逆变器拓扑 | 第20-21页 |
1.3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1.4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多电平逆变器脉宽调制技术 | 第24-34页 |
2.1 脉冲宽度调制方法 | 第24-30页 |
2.1.1 载波脉宽调制 | 第24-26页 |
2.1.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 第26-29页 |
2.1.3 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 | 第29-30页 |
2.2 三电平SHEPWM三相输出状态的矢量化 | 第30-33页 |
2.2.1 三电平SHEPWM与SVPWM的联系 | 第31-32页 |
2.2.2 三电平SHEPWM三相输出状态的矢量特性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算法及其优化 | 第34-52页 |
3.1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的平衡 | 第34-41页 |
3.1.1 三电平SVPWM各空间矢量对中点电压的影响 | 第34-37页 |
3.1.2 改进SHEPWM方式控制中点电压的平衡 | 第37-41页 |
3.2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抑制 | 第41-47页 |
3.2.1 共模电压的定义及危害 | 第41页 |
3.2.2 共模电压的抑制 | 第41-47页 |
3.3 中点电压平衡与共模电压抑制多目标控制策略 | 第47-50页 |
3.3.1 中点电位不平衡对共模电压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2 中点电压平衡与共模电压抑制多目标控制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损耗分布平衡控制 | 第52-64页 |
4.1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损耗分析 | 第52-53页 |
4.2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损耗平衡控制 | 第53-60页 |
4.2.1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状态及换流路径分析 | 第53-55页 |
4.2.2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损耗平衡控制 | 第55-60页 |
4.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A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 | 第64-74页 |
5.1 实验平台总体 | 第64页 |
5.2 实验平台硬件电路 | 第64-70页 |
5.2.1 DSP+CPLD主控电路 | 第64-66页 |
5.2.2 主功率电路 | 第66-67页 |
5.2.3 电源电路 | 第67-68页 |
5.2.4 驱动电路 | 第68-69页 |
5.2.5 信号采样调理电路 | 第69-70页 |
5.3 实验平台软件流程 | 第70-73页 |
5.3.1 DSP程序流程 | 第71-72页 |
5.3.2 CPLD程序流程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