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前言 | 第15页 |
1.2 炉外精炼 | 第15-17页 |
1.3 钢包吹氩及作用 | 第17-18页 |
1.4 钢包喷粉脱硫 | 第18-23页 |
1.4.1 喷粉冶金的发展及优势 | 第19-20页 |
1.4.2 钢包喷粉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1.4.3 钢包底喷粉新技术的开发 | 第21-23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第2章 底吹氩钢包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的数值模拟 | 第27-47页 |
2.1 引言 | 第27-29页 |
2.2 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2.2.1 模型假设 | 第29-30页 |
2.2.2 欧拉-欧拉气液两相流方程 | 第30页 |
2.2.3 气液相间作用力 | 第30-33页 |
2.2.4 k-ε湍流模型方程 | 第33-35页 |
2.3 模型网格及求解 | 第35-36页 |
2.3.1 模型网格 | 第35-36页 |
2.3.2 边界条件 | 第36页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6-45页 |
2.4.1 湍流扩散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2 气泡诱导湍流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3 曳力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4 升力的影响 | 第40-42页 |
2.4.5 虚拟质量力的影响 | 第42页 |
2.4.6 气泡直径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7 模型的应用 | 第43-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底吹氩钢包内夹杂物传输行为的数值模拟 | 第47-83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底吹钢包内的夹杂物传输现象 | 第48-51页 |
3.3 CFD-PBM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3.3.1 模型假设 | 第51-52页 |
3.3.2 气体-钢液-夹杂物三相CFD模型 | 第52-53页 |
3.4 夹杂物群体平衡模型(PBM) | 第53-62页 |
3.4.1 夹杂物碰撞聚合机理 | 第54-59页 |
3.4.2 夹杂物去除机理 | 第59-62页 |
3.5 模型网格及求解 | 第62-64页 |
3.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4-81页 |
3.6.1 底吹钢包内的多相流行为 | 第64-66页 |
3.6.2 底吹钢包内夹杂物的碰撞聚合 | 第66-68页 |
3.6.3 底吹钢包内夹杂物的去除 | 第68-70页 |
3.6.4 底吹钢包内夹杂物的分布 | 第70-72页 |
3.6.5 底吹布置的影响 | 第72-81页 |
3.6.6 底吹流量的影响 | 第8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4章 底吹氩钢包内渣-金反应及脱硫行为的数值模拟 | 第83-123页 |
4.1 引言 | 第83-85页 |
4.2 CFD-SRM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85-94页 |
4.2.1 模型假设 | 第85-86页 |
4.2.2 CFD模型 | 第86页 |
4.2.3 组分质量传输方程 | 第86-88页 |
4.2.4 同时反应模型(SRM) | 第88-94页 |
4.3 边界条件和模型求解 | 第94-97页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97-121页 |
4.4.1 脱硫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97-99页 |
4.4.2 质量传输和脱硫动力学 | 第99-105页 |
4.4.3 渣圈对脱硫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4.4.4 钢液各个组分变化对脱硫行为的影响 | 第107-113页 |
4.4.5 渣中各个组分变化对脱硫行为的影响 | 第113-117页 |
4.4.6 吹炼制度动力学条件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5章 钢包底喷粉新工艺多相流传输行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123-175页 |
5.1 引言 | 第123-124页 |
5.2 钢包底喷粉过程的多相流传输和反应现象 | 第124-127页 |
5.3 CFD-PBM-SRM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27-137页 |
5.3.1 模型假设 | 第127-128页 |
5.3.2 CFD模型 | 第128-129页 |
5.3.3 粉剂的群体平衡模型(PBM) | 第129-130页 |
5.3.4 组分质量传输方程 | 第130-132页 |
5.3.5 多界面同时反应模型(SRM) | 第132-137页 |
5.4 模型求解及边界条件 | 第137-139页 |
5.5 钢包底喷粉精炼新工艺实验 | 第139-146页 |
5.5.1 底喷粉工艺系统 | 第139-142页 |
5.5.2 冷态喷粉实验 | 第142-143页 |
5.5.3 高温热态脱硫实验 | 第143-146页 |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46-174页 |
5.6.1 钢包底喷粉过程气-液-粉多相流行为 | 第146-158页 |
5.6.2 钢包底喷粉过程的精炼反应动力学 | 第158-166页 |
5.6.3 钢包底喷粉的脱硫效率 | 第166-1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75-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3页 |
致谢 | 第193-1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第194-195页 |
作者简介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