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昌宁高速公路工程概况 | 第14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ATB-25级配组成设计 | 第16-41页 |
2.1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 第16-19页 |
2.2 原材料试验 | 第19-21页 |
2.2.1 集料 | 第19-20页 |
2.2.2 填料 | 第20-21页 |
2.2.3 沥青 | 第21页 |
2.3 粗集料合理含量的研究 | 第21-27页 |
2.3.1 试验用级配 | 第22-23页 |
2.3.2 试验与计算指标 | 第23-25页 |
2.3.3 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4 粗集料级配设计研究 | 第27-31页 |
2.4.1 粗集料逐级填充 | 第29-30页 |
2.4.2 粗集料级配确定方法 | 第30-31页 |
2.5 细集料级配设计研究 | 第31-34页 |
2.5.1 试验用级配 | 第31-32页 |
2.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2.5.3 细集料级配确定方法 | 第34页 |
2.6 粗细集料合成方法的研究 | 第34-39页 |
2.6.1 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2.6.2 预设参数取值对级配合成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 第36-37页 |
2.6.3 粗集料嵌挤状态的修正 | 第37-39页 |
2.6.4 粗细集料合成方法的确定 | 第39页 |
2.7 基于骨架密实结构的ATB-25级配设计流程 | 第39-40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骨架密实结构的ATB-25性能验证 | 第41-48页 |
3.1 骨架密实型ATB-25配合比设计实例 | 第41-42页 |
3.2 对比级配 | 第42-44页 |
3.3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第44-47页 |
3.3.1 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 | 第44-45页 |
3.3.2 车辙试验 | 第45-46页 |
3.3.3 室内渗水试验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昌宁高速ATB-25原材料质量控制 | 第48-66页 |
4.1 集料 | 第48-58页 |
4.1.1 集料质量控制方法 | 第48-51页 |
4.1.2 集料质量控制指标 | 第51-55页 |
4.1.3 昌宁高速集料控制实例 | 第55-58页 |
4.2 填料 | 第58-59页 |
4.3 沥青 | 第59-65页 |
4.3.1 沥青性能指标 | 第59-60页 |
4.3.2 基于稳定性分析的沥青检测 | 第60-61页 |
4.3.3 红外光谱运用于基质沥青来源稳定性分析 | 第61-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无核密度仪的施工质量控制 | 第66-74页 |
5.1 生产配比设计与无核密度仪标定 | 第66-68页 |
5.1.1 试验段ATB-25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 | 第66-67页 |
5.1.2 PQI标定 | 第67-68页 |
5.2 摊铺方案比选 | 第68-70页 |
5.2.1 离析评价指标 | 第68页 |
5.2.2 试验段离析检测评定 | 第68-70页 |
5.3 压实方案的确定 | 第70-72页 |
5.3.1 碾压设备与预选方案 | 第70页 |
5.3.2 数据分析 | 第70-72页 |
5.4 昌宁高速ATB-25抽检数据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