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1.1 引言 | 第16-18页 |
1.2 OFDM技术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18-22页 |
1.2.1 OFDM技术的优点 | 第19-21页 |
1.2.2 OFDM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 光OFDM技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研究背景 | 第22-27页 |
1.3.1 数据中心光互连中应用IMDD-OOFDM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24-25页 |
1.3.2 IMDD-OOFDM技术在自注入RSOA光接入网中的研究背景 | 第25页 |
1.3.3 降低长途CO-OFDM系统中光纤非线性损伤的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1.3.4 多带与低CP开销CO-OFDM系统在长途光传输中的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利用低成本DM-VCSEL的双带IMDD-OOFDM系统研究 | 第30-50页 |
2.1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0-33页 |
2.2 IMDD-OOFDM系统原理与结构 | 第33-36页 |
2.3 利用DM-VCSEL的双带IMDD-OOFDM实验系统设计 | 第36-40页 |
2.4 利用DM-VCSEL的双带IMDD-OOFDM实验系统电参数优化 | 第40-44页 |
2.4.1 VCSEL偏置电流优化 | 第40-41页 |
2.4.2 最佳的双带OFDM电信号特性 | 第41-44页 |
2.5 利用DM-VCSEL的双带IMDD-OOFDM系统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2.5.1 传输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2.5.2 传输容量鲁棒性分析 | 第47-4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自注入RSOA的IMDD-OOFDM系统研究 | 第50-72页 |
3.1 基于双RSOA自注入的实时OOFDM发射机结构与实现 | 第50-54页 |
3.1.1 双RSOA自注入结构与特点 | 第51-52页 |
3.1.2 基于双RSOA自注入的实时OOFDM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第52-54页 |
3.2 基于双RSOA自注入的实时OOFDM发射机动态性能特性 | 第54-58页 |
3.3 基于双RSOA自注入的IMDD-OOFDM系统传输实验 | 第58-63页 |
3.3.1 传输系统实验设置 | 第58-59页 |
3.3.2 传输性能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3.4 腔内色散对基于自注入RSOA的IMDD-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3-71页 |
3.4.1 具有不同腔内色散的自注入光纤腔实验系统设置 | 第63-65页 |
3.4.2 腔内色散对输出光谱特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3 腔内色散对光信号RIN的影响 | 第66-68页 |
3.4.4 腔内色散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68-7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降低CO-OFDM系统中光纤非线性相位噪声影响的研究 | 第72-100页 |
4.1 CO-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光纤非线性损伤 | 第72-78页 |
4.1.1 CO-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72-77页 |
4.1.2 CO-OFDM系统的光纤非线性损伤 | 第77-78页 |
4.2 基于CE调制提高CO-OFDM系统非线性容限的方法 | 第78-87页 |
4.2.1 CE-CO-OFDM系统原理与实现 | 第79-81页 |
4.2.2 CE-CO-OFDM系统仿真设置 | 第81-83页 |
4.2.3 CE-CO-OFDM系统性能分析 | 第83-87页 |
4.3 基于DSP和RF导频的联合CO-OFDM系统非线性补偿方法 | 第87-94页 |
4.3.1 基于DSP和RF导频的联合非线性补偿方法原理与实现 | 第87-89页 |
4.3.2 基于DSP和RF导频的联合非线性补偿方法仿真分析 | 第89-94页 |
4.4 光纤非线性效应对CO-OFDM系统带内串话的影响 | 第94-99页 |
4.4.1 WSS导致的CO-OFDM系统带内串话 | 第94-95页 |
4.4.2 非线性效应对CO-OFDM系统带内串话影响的仿真分析 | 第95-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利用光梳的多带与低CP开销CO-OFDM系统研究 | 第100-117页 |
5.1 利用光梳的多带CO-OFDM系统基本原理 | 第100-102页 |
5.2 双臂MZM光梳生成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102-106页 |
5.2.1 双臂MZM产生平坦光梳的基本原理与条件 | 第102-104页 |
5.2.2 双臂MZM光梳生成器的性能仿真分析 | 第104-106页 |
5.3 利用双臂MZM光梳生成器的多带CO-OFDM系统 | 第106-110页 |
5.3.1 利用双臂MZM光梳生成器的多带CO-OFDM系统仿真设置 | 第106-107页 |
5.3.2 利用双臂MZM光梳生成器的多带CO-OFDM系统性能分析 | 第107-110页 |
5.4 重叠点数对基于OFDE的低CP开销CO-OFDM系统的影响 | 第110-115页 |
5.4.1 OFDE的基本原理与设计要求 | 第110-112页 |
5.4.2 基于OFDE的低CP开销CO-OFDM系统实验设置 | 第112-113页 |
5.4.3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113-11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17-119页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37-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