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1 裂纹梁的振动问题 | 第15页 |
1.1.2 梁的热力耦合振动问题 | 第15-16页 |
1.1.3 压电梁的力电耦合振动 | 第16页 |
1.1.4 压电梁的热力电耦合振动问题 | 第16-1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2.1 梁结构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17-18页 |
1.2.2 裂纹梁振动问题及其Green函数解 | 第18-19页 |
1.2.3 梁的热力耦合振动问题及其Green函数解 | 第19-20页 |
1.2.4 压电梁的力电耦合振动问题及其Green函数解 | 第20-21页 |
1.2.5 压电梁的热力电耦合振动问题及其Green函数解 | 第21-22页 |
1.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22-24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1 带阻尼效应的Timoshenko梁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24页 |
1.4.2 多裂纹Euler-Bernoulli梁的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24页 |
1.4.3 Timoshenko梁热力耦合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24-25页 |
1.4.4 压电梁力电耦合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25页 |
1.4.5 压电梁热力电耦合强迫振动问题的Green函数解 | 第25-26页 |
第2章 带阻尼效应的Timoshenko梁强迫振动Green函数 | 第26-43页 |
2.1 带阻尼效应的Timoshenko梁强迫振动方程 | 第26-27页 |
2.2 Timoshenko梁强迫振动的稳态Green函数 | 第27-30页 |
2.3 确定Green函数的待定系数 | 第30-33页 |
2.4 其他边界条件下的Green函数 | 第33-35页 |
2.4.1 弹簧支撑边界 | 第33-34页 |
2.4.2 弹簧-简支边界 | 第34页 |
2.4.3 简支-弹簧边界 | 第34-35页 |
2.5 数值结果及讨论 | 第35-42页 |
2.5.1 Green函数解的有效性验证 | 第36-37页 |
2.5.2 剪切修正因子的影响 | 第37-39页 |
2.5.3 几种外激力频率下的稳态响应 | 第39-41页 |
2.5.4 阻尼效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多裂纹梁强迫振动的Green函数 | 第43-65页 |
3.1 裂纹的等效扭簧模型 | 第43-46页 |
3.2 单裂纹梁的Green函数 | 第46-47页 |
3.3 多裂纹梁的Green函数 | 第47-56页 |
3.3.1 裂纹截面处的传递关系 | 第49-51页 |
3.3.2 裂纹截面处的传递关系 | 第51-52页 |
3.3.3 坐标变换 | 第52-53页 |
3.3.4 两裂纹简支梁的Green函数 | 第53-55页 |
3.3.5 其它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3.4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3.4.1 裂纹梁Green函数解的验证 | 第56-58页 |
3.4.2 裂纹位置与裂纹深度对解的影响 | 第58-61页 |
3.4.3 两个裂纹的相互作用 | 第61-63页 |
3.4.4 阻尼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单裂纹梁Green函数的影响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Timoshenko梁热力耦合振动Green函数解 | 第65-92页 |
4.1 Timoshenko梁热力耦合振动控制方程 | 第65-68页 |
4.2 热传导方程的稳态Green函数 | 第68-72页 |
4.3 Timoshenko梁稳态强迫振动的Green函数 | 第72-73页 |
4.4 热力耦合振动系统的解耦 | 第73-74页 |
4.5 Timoshenko梁热力耦合振动的解析解 | 第74-76页 |
4.6 数值计算及讨论 | 第76-91页 |
4.6.1 解的有效应验证 | 第77-78页 |
4.6.2 耦合解和非耦合解的幅频响应曲线 | 第78-79页 |
4.6.3 剪切效应和转动惯量的影响 | 第79-81页 |
4.6.4 细长比的影响 | 第81-84页 |
4.6.5 热源位置的影响 | 第84-87页 |
4.6.6 阻尼系数的影响 | 第87-89页 |
4.6.7 力载荷和热激励共同作用下的响应 | 第89-9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Timoshenko梁力电耦合振动Green函数解 | 第92-110页 |
5.1 单层悬臂压电俘能器的Timoshenko梁模型 | 第92-96页 |
5.1.1 带电耦合效应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93-95页 |
5.1.2 带位移耦合效应的电路控制方程 | 第95-96页 |
5.1.3 Timoshenko梁力电耦合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96页 |
5.2 Timoshenko梁稳态力电耦合模型 | 第96-98页 |
5.3 稳态力电耦合Timoshenko梁模型的闭形式解析解 | 第98-102页 |
5.3.1 带电耦合效应的动力学控制方程的Green函数 | 第98-101页 |
5.3.2 力电耦合系统的解耦和求解 | 第101-102页 |
5.4 一个例子:简谐基础激励 | 第102-103页 |
5.5 数值计算及讨论 | 第103-109页 |
5.5.1 解的有效性验证 | 第104-105页 |
5.5.2 平动阻尼和转动阻尼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5.3 剪切效应和转动惯量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5.5.4 不同电阻荷载下的电能 | 第107-108页 |
5.5.5 软压电材料族PZT 5A & 5H的材料优化方案 | 第108-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6章 Euler-Bernoulli梁热力电耦合振动Green函数解 | 第110-130页 |
6.1 压电俘能器梁的热力电耦合振动模型 | 第110-114页 |
6.1.1 含热耦合效应和电耦合效应的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111-112页 |
6.1.2 压电层耦合电路控制方程 | 第112-113页 |
6.1.3 结构层耦合传热方程 | 第113-114页 |
6.2 传热方程的稳态Green函数 | 第114-115页 |
6.3 Euler-Bemoulli梁强迫振动方程的Green函数 | 第115-116页 |
6.4 热力电耦合振动系统的解耦 | 第116-118页 |
6.5 Euler-Bernoulli压电梁热力电三场耦合强迫振动的解析解 | 第118-119页 |
6.6 数值计算及讨论 | 第119-128页 |
6.6.1 所得解的有效性验证 | 第120-122页 |
6.6.2 热源位置对解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6.3 荷载电阻对温度解和位移解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6.6.4 对流换热系数对电压的影响 | 第125页 |
6.6.5 阻尼比对位移解和温度解的影响 | 第125-12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结论 | 第130-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45-147页 |
附录A 无量钢化EB梁Green函数与梁细长比无关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