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基于能力的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6页 |
| 1.3 论文目的与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分析框架 | 第20-28页 |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 2.1.1 基本概念的定义 | 第20-22页 |
| 2.1.2 能力关系的描述 | 第22-23页 |
| 2.2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分析内容 | 第23-25页 |
| 2.2.1 能力差距识别 | 第24页 |
| 2.2.2 能力差距描述 | 第24-25页 |
| 2.2.3 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 | 第25页 |
| 2.3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分析过程 | 第25-27页 |
| 2.3.1 能力差距识别过程 | 第26页 |
| 2.3.2 能力差距描述过程 | 第26页 |
| 2.3.3 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过程 | 第26-27页 |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识别与描述方法研究 | 第28-43页 |
| 3.1 能力差距识别与描述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 3.1.1 能力差距识别问题分析 | 第28-29页 |
| 3.1.2 能力差距描述问题分析 | 第29页 |
| 3.2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描述 | 第29-33页 |
| 3.2.1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形式化建模 | 第29-30页 |
| 3.2.2 能力指标描述 | 第30页 |
| 3.2.3 能力与作战活动关系建模 | 第30-31页 |
| 3.2.4 能力与军事信息系统关系建模 | 第31-32页 |
| 3.2.5 能力差距形式化建模 | 第32-33页 |
| 3.3 考虑能力层次结构的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识别方法 | 第33-36页 |
| 3.4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描述方法构建 | 第36-42页 |
| 3.4.1 单个能力项的差距描述方法 | 第36-39页 |
| 3.4.2 系统整体能力差距的描述方法 | 第39-42页 |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方法研究 | 第43-53页 |
| 4.1 军事信息系统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问题分析 | 第43-45页 |
| 4.2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方法 | 第45-48页 |
| 4.2.1 能力差距的重要度评估问题描述 | 第45页 |
| 4.2.2 主客观综合赋权优化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 4.2.3 模型求解 | 第47-48页 |
| 4.3 考虑能力项关系的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方法 | 第48-51页 |
| 4.3.1 基于能力项关系的残缺互反判断矩阵构造 | 第48-49页 |
| 4.3.2 基于残缺互反判断矩阵的优化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 4.3.3 模型求解 | 第50-51页 |
| 4.4 能力差距重要度排序结果展示 | 第51-52页 |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第53-68页 |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53-55页 |
| 5.2 区域防空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差距识别 | 第55-58页 |
| 5.3 区域防空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差距描述 | 第58-63页 |
| 5.3.1 单个能力项的差距描述 | 第58-59页 |
| 5.3.2 系统整体能力差距的描述 | 第59-63页 |
| 5.4 区域防空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 | 第63-67页 |
| 5.4.1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 | 第64-65页 |
| 5.4.2 考虑能力项关系的能力差距重要度评估 | 第65-66页 |
| 5.4.3 区域防空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差距重要度排序结果展示 | 第66-67页 |
| 5.5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