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电气设备论文

GEO卫星高压太阳电池阵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航天器先进太阳电池技术发展概况第14-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高转换效率太阳电池应用现状第15-24页
        1.2.1 高效砷化镓太阳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第15-21页
        1.2.2 高效大面积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的国内外应用情况第21-22页
        1.2.3 太阳电池阵在轨失效案例第22-24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高压太阳电池阵空间环境适应性研究第26-39页
    2.1 地球同步轨道空间环境第26-28页
    2.2 太阳电池阵的温度适应性第28-30页
        2.2.1 GEO轨道卫星温度要求第28页
        2.2.2 太阳电池阵对GEO轨道的温度适应性评估第28-30页
    2.3 太阳电池片的辐照衰降分析第30-38页
        2.3.1 太阳电池片对GEO轨道的辐照特性评估第31页
        2.3.2 辐照试验数据分析第31-36页
        2.3.3 辐照衰降结果第36-37页
        2.3.4 辐照电池光谱响应分析第37-38页
        2.3.5 辐照试验结论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高压太阳电池阵的静电放电防护技术第39-64页
    3.1 高压太阳电池阵的充放电效应第39-44页
        3.1.1 太阳电池阵概述第39-41页
        3.1.2 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充放电效应第41-42页
        3.1.3 高压太阳电池阵二次静电放电机理分析第42-44页
    3.2 高压太阳电池阵静电放电失效的触发因素第44-47页
        3.2.1 太阳电池阵表面充电电位差第45页
        3.2.2 太阳电池阵相邻电池串之间的电位差第45-46页
        3.2.3 太阳电池串输出电流第46-47页
    3.3 高压太阳电池阵防静电放电技术第47-52页
        3.3.1 防护技术概述第47-48页
        3.3.2 防护措施第48-52页
    3.4 二次放电防护措施验证试验第52-60页
        3.4.1 太阳电池串间电位差控制措施第52-55页
        3.4.2 太阳电池串电流控制措施第55-56页
        3.4.3 太阳电池片间涂胶控制措施第56-60页
    3.5 ESD防护措施指导下的太阳电池阵设计第60-63页
        3.5.1 太阳电池电路串联太阳电池片数计算第61-62页
        3.5.2 太阳电池电路并联太阳电池片数计算第62页
        3.5.3 太阳电池电路布片设计第62-63页
    3.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太阳电池阵功率衰减因子分析第64-88页
    4.1 概述第64页
    4.2 在轨功率评估方法分析第64-70页
        4.2.1 主误差电压估算法第65-66页
        4.2.2 短路系数估算法第66-68页
        4.2.3 输出电流直接加和算法第68-69页
        4.2.4 算法比较分析第69-70页
    4.3 太阳电池阵在轨功率衰降分析第70-76页
        4.3.1 太阳电池阵功率输出影响因素第70-71页
        4.3.2 归一化处理第71-76页
    4.4 衰减因子分析第76-85页
        4.4.1 在轨遥测数据处理第76-85页
        4.4.2 分析结论第85页
    4.5 在轨功率预计第85-87页
        4.5.1 单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阵第85-86页
        4.5.2 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阵第86页
        4.5.3 太阳电池阵衰降比对分析第86-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5.1 总结第88页
    5.2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第88-90页
结束语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CCD星敏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下一篇:人体经络检测治疗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