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诗画特征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威廉·布莱克的生平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威廉·布莱克的研究状况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三节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第一章 诗画主题研究 | 第19-35页 |
第一节 城市的痛苦寓言:《伦敦》 | 第19-25页 |
一、诗歌创作背景 | 第19-20页 |
二、诗歌创作深意 | 第20-25页 |
第二节 破碎的三位一体——神与人子的分离 | 第25-29页 |
一《拉奥孔》画作人物辨析 | 第25-26页 |
二、上帝与耶稣的分裂 | 第26-29页 |
第三节 人神之战 | 第29-35页 |
一、由理生与上帝的一致性 | 第29-31页 |
二、罗斯与耶稣的一致性 | 第31-32页 |
三、奥克与撒旦的一致性 | 第32-33页 |
四、路伐与亚当的一致性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诗画意象研究 | 第35-50页 |
第一节 女性的象征——玫瑰 | 第35-42页 |
一、美丽的玫瑰:控制欲强的女人 | 第35-39页 |
二、生病的玫瑰:受男性迫害的女人 | 第39-42页 |
第二节 理性与怀疑的象征——树 | 第42-50页 |
一、理性之根 | 第43-47页 |
二、怀疑之根 | 第47-50页 |
第三章 画作面部特征和肢体动作研究 | 第50-57页 |
第一节 丑陋的面部特征 | 第50-53页 |
一、张大的嘴部 | 第50-52页 |
二、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变化的腿形 | 第53-57页 |
一、“十字形腿”与耶稣 | 第53-55页 |
二、“人字形腿”与阿尔比翁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